遼寧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工作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8 09:57 來源: 遼寧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聯絡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在任何時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不能忘,忘了就會失去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在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黨面臨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面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溫水煮青蛙’的教訓不可不防。”

    “千萬不要忘了‘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的古訓,對作風上的任何一個小毛病,都要高度重視,稍一露頭,就要力爭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以保證不出現‘破窗’現象,杜絕‘破窗效應’。”……

    走出報告大廳,聽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報告的許多基層黨員幹部深受觸動,感慨良多。

    從3月25日起,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奔赴全省14個市及省屬企業、高校進行集中宣講。

    一場場精彩生動的宣講,宛如久違的春雨,在萬千期待中,滋潤著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思想的土壤;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他們開展好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自覺和行動自覺。 播撒思想的種子 唯有思想提高才有作風進步,唯有認識到位才會有改進自覺。

    作風問題的根源在於黨性問題,教育實踐活動從本質上説,是為了改造主觀世界,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同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相比,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涉及的單位和人員範圍更廣、領域更寬、數量更大,同群眾的聯絡更直接、更緊密,涉及的矛盾和問題更加具體尖銳。

    如何高水平高質量開展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確保不虛不空不偏不走過場?如何使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落實到每個黨員幹部的行動上?如何進一步形成經常抓、長期抓的工作機制,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經省委領導同意,遼寧省抽調7名理論功底深厚的領導幹部、專家學者,組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團,在全省集中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系列講話精神,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以及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總要求和主要任務,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與發展、群眾工作的方法與藝術等內容。

    4月2日,在省委黨校大禮堂,宣講團成員、省委黨校副校長周永生為300多名來自全省各市的基層黨組織幹部作了題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的宣講,從而拉開了遼寧省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工作的帷幕。

    在隨後的日子裏,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張鳳羽,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鮑振東,省委黨校副校長周永生,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王意恒,遼寧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鄧泉國,省社科聯主席姜曉秋,遼寧社科院黨組書記戴茂林等7名宣講團成員,根據分工,分頭奔赴對應的瀋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鐵嶺、朝陽、盤錦、葫蘆島等地,對當地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高校的黨員幹部進行宣講,其間,每位宣講團成員還分別到省屬高校或省屬企業作了一場報告。

    臺上,宣講團成員旁徵博引、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講解;台下聽眾聚精會神地凝神傾聽,仔細記錄。

    宣講報告中,有著關於群眾路線理論深入淺出的闡釋——

    “密切聯絡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是中國共産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脫離群眾就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民主集中制的過程,是科學決策的過程。 ”

    有著循循善誘、苦口婆心的勸解——

    “得民心者得天下,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於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於永遠擁有。 ”

    “國外一些大黨、老黨因脫離群眾相繼垮臺,我們要吸取他們的教訓,主動對照黨章、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祛除‘四風’之弊。 ”

    也有著坦誠相見、滿懷善意的提醒——

    “一個黨員,如果不注意學習,作風上放鬆要求,就會走向庸俗化,而庸俗化是變質的開始。”

    “如果我們放鬆了黨性、理想信念、公僕意識等方面的教育,在複雜的鬥爭面前就會迷失方向。”

    聽完報告,許多基層幹部感到受益匪淺,大呼解渴。

    遼寧科技大學宣傳部長杜薇説,回顧我們黨在戰爭年代所取得的勝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了黨的群眾路線。歷史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

    岫岩滿族自治縣偏嶺鎮豐源村黨支部書記曹佩良説:“聽了報告讓我明白,黨和群眾的關係如同大樓和地基的關係,地基不牢,樓就蓋不起來,我們在農村,發展村集體經濟、建設和諧新農村根本就離不開群眾的參與,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凝聚向上的力量

    4月9日下午,丹東市文化宮。省委宣講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報告會在此舉行。

    報告會一開始,省委宣講團成員,遼寧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鄧泉國首先播放了一首紅歌《江山》。

    一曲終了,鄧泉國向聽眾提問:“聽過歌之後,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台下聽眾齊聲回答。

    鄧泉國通過播放歌曲,巧妙地切入到關於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發展和內涵的講解。

    此次集中宣講活動中,為提高宣講效果,宣講團成員都狠下了一番功夫,有的在報告中穿插著視頻播放,有的作完報告後增加了與聽眾的互動環節,有的針對不同的聽眾設計不同的講稿。

    省委宣講團成員、省政協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張鳳羽在宣講中注重將宣傳和教育融為一體,一方面把教育實踐活動講透,為黨員幹部開展活動提供指導;一方面把“四風”的危害講清楚,使黨員幹部深受觸動。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姜曉秋根據機關黨員幹部和高校師生兩個群體的不同特點,推出了兩個版本的專題報告,取得了較好的宣講效果。

    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講,對遼寧省廣大基層黨員幹部來説,既是一次思想上的固本培元,又是一次行動上的激勵動員。

    聽完報告,許多黨員幹部倍感振奮。丹東市紀委機關幹部常瑜對工作有了緊迫感:“國外一些老牌政黨因脫離群眾相繼垮臺,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牢記黨的宗旨,秉公執法,狠剎不正之風,對於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一查到底。”

    本鋼板材煉鐵廠的黨員戚兆龍要把實踐活動落實到工作中,他説:“作為企業的職工,要千方百計降低消耗,提升産品質量;作為一名黨員,要處處做表率,為群眾辦好事。”

    葫蘆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杜雅莉信心滿懷:“全面深化改革的進軍號已經吹響,唯有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和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把‘三嚴三實’落實到日常工作各方面,才能不斷適應時代要求、順應人民期待,做好我市‘富民升位’這個課題,以改革創新的新成就交出人民滿意的成績單。”

    瓦房店市文蘭街道光明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傑的工作目標更加清晰:“做了20多年社區工作,第一次聽到這樣深刻的講解,加深了對群眾路線的理解,今後在工作中要千方百計服務好群眾,真正把居民的心攏起來,把群眾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共建美好家園。”

責任編輯: 王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