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傳承——看新時代的勞模精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8 16:5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28日電(記者 樊曦、齊中熙、林紅梅)“五一”將至,這是一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

    提起勞動者,人們自然會想到勞模。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知識型、創新型、智慧型”,幾十年來勞模的結構在變、形象在變、工作方式在變,但不變的是他們執著於事業、不斷超越的熱情和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精神。

    六十多年過去了,人們的記憶從黑白換到彩色,而勞模胸前的大紅花始終鮮艷。

    時代變遷,不變的是“老黃牛”精神

    從“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到“雷鋒傳人”郭明義,對於許多人來説,勞模似乎就像“老黃牛”那樣,埋頭苦幹,默默奉獻。

    中國工運研究所所長呂國泉説,勞模評選始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各方麵條件都很艱苦。那時的勞模,定格在人們心中的多是艱苦奮鬥、大幹苦幹的形象。

    “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了,但並不意味著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就過時了。在我們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都是靠這樣的精神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他説。

    提起被人稱為“郭傻子”的郭明義,職工高微説:“做好事不難,難的是幾十年做好事。他不傻,更不是為了什麼目的去幫助別人。這樣的好人,社會越是發展越是離不開啊。”

    今天,這種“老黃牛”精神仍在傳承: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鞍鋼冷軋廠設備作業區作業長李超就是憑著一股牛勁闖出了一片天地。為了解決冷軋聯合機組的乳液殘留問題,他白天堅守在現場進行觀察、測量、分析,晚上查閱技術資料,對國內外相關技術進行對比研究。

    就這樣過了兩年多,他的研究終於獲得突破,形成了乳液吹掃“鞍鋼模式”,投入使用當年就創效337萬元。

    社會發展,在創新求變中光大勞模精神

    “最早的勞模很多是小學畢業,有的是木匠、泥瓦工……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對職工的技能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新一代勞模更多要靠巧幹,用知識和技能創造財富。”全國總工會經濟技術部部長粟斌説。

    他介紹,早期的勞模評選,大部分是來自生産一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型、創新型的技工勞模較少。改革開放後,勞模中知識型、創新型人才明顯增多。

    “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評選中,技術型、創新型職工和團隊佔較大比重。”粟斌説。

    在今年1218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就有509名,佔41.79%。

    連續五屆榮獲“全國勞模”稱號的包起帆,就是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創新求變的實踐者。

    30多年前,他是一名扛大包的碼頭工人,靠的是流大汗,出大力。上世紀80年代,他反復琢磨試驗,搞成了一個木材抓鬥系列。工人的勞動生産率提高了2.67倍,運輸船期縮短了46%,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他成了“抓斗大王”。

    成為“工人發明家”的包起帆並未就此止步,又開始領銜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最終成為集裝箱相關産業的“國際標準之父”。幾年前,國際標準化組織投票通過並頒布《ISO18186:貨物集裝箱-RFID貨運標簽系統》國際標準。這是物流、物聯網領域第一個由中國專家發起和主導的國際標準。

    “我當工人時,是以‘老大粗’為榮,比誰汗流得多、大包扛得多。如今,更需要智慧,更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包起帆説。

    “傳幫帶”,勞模精神在新老一代間接力

    自從有了勞模,勞模的引領示範作用就一直在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特別是在老勞模的帶領下,通過以老帶新、“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多種形式,越來越多的人走入了勞模的行列。

    今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勝利油田高級技師吳吉林,2007年被確診為淋巴癌。他不向命運低頭,選擇了創造和奉獻。

    在與癌症抗爭的6年間,他先後做過28次大小手術,仍堅持創新創造,平均每一個半月就有一項新的成果,研發出48項技術創新成果,創造經濟效益1.9億多元。

    每當説起自己的成才之路,吳吉林總是説:“我是師傅手把手帶出來的!”

    吳吉林的師傅代旭升在2010年當選全國勞模時,自主完成的技術革新已有80多項。巧合的是,兩人同為初中學歷,創新是他們共同的愛好和樂趣。

    “一個人創新的作用固然重要,可僅靠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大家都創新了,才能為企業和諧發展積蓄更大的力量。”代旭升説。

    2006年,代旭升創辦了“技術創新協會”,帶領大批職工一起搞發明創造,技術創新成果層出不窮。如今,代旭升創辦的“技術創新協會”不僅成為傳播科學技術的課堂,還是孵化創新成果和人才培育的搖籃。

    “全國現在有2.6萬多個類似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這裡不僅可以學到技能,更成為一個培養産生勞模、弘揚勞模精神、發揮勞模作用的有效平臺。”粟斌説。

責任編輯: 王欣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