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富鈷結殼勘探合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9 15:52 來源: 海洋局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4月29日上午,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以下簡稱“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在北京正式簽訂了國際海底富鈷結殼礦區勘探合同。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出席合同簽字儀式,國家海洋局副局長,中國大洋協會理事長王飛主持合同簽字儀式。

簽字儀式現場 韓萌 攝

    中國大洋協會秘書長金建才和國際海底管理局秘書長涅·艾洛提·奧敦通分別代表雙方在合同文本上簽字,標誌著我國繼2001年在東北太平洋獲得7.5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結核礦區、2011年在西南印度洋獲得1萬平方公里多金屬硫化物礦區之後獲得的第三塊具有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的富鈷結殼礦區已經完成所有法律程序。

雙方在合同文本上簽字 韓萌 攝

    合同區位於西北太平洋海山區,面積3000平方公里。合同為期15年,在此期間,中國大洋協會將在該區域內開展資源評價、環境調查、採礦和選冶系統開發與試驗等工作,履行培訓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的義務,並在勘探合同簽訂後10年內完成勘探區面積2/3的區域放棄,保留1000平方公里留作享有優先開採權的礦區。

    據了解,2012年7月27日,國際海底管理局通過了《“區域”內富鈷結殼探礦和勘探規章》,中國大洋協會在這之後率先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出礦區申請。中國國家海洋局和財政部分別代表中國政府為該項申請提供了擔保和財政承諾。2013年7月19日,在國際海底管理局第19屆會議期間,管理局理事會核準了中國大洋協會提出的富鈷結殼礦區申請。

    富鈷結殼資源主要集中分佈于海山、海脊和海臺的斜坡和頂部。其鈷平均含量可高達0.5-0.7%,還含有鈦、鈰、鎳、鋯和稀土等重要資源,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和良好的開發前景,同時其賦存的環境對於人類認識海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中國大洋協會依照勘探合同開展區域內的勘查,將有利於對海底資源的了解和利用,有利於提高對深海的科學認知水平和有效保護海底環境,有利於帶動和促進有關深海技術裝備研製邁上新臺階,也有利於實現《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確立的國際海底活動服務於全人類利益的宗旨。

    外交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活動。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