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4月30日電(記者王大千、葛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青海省人民政府29日簽署協議,共同設立“柴達木鹽湖化工科學研究聯合基金”,出資1億元提升我國鹽湖資源開發創新能力,以促進柴達木盆地循環經濟發展。 素有“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各種資源儲量潛在價值達17.2萬億元。作為我國鹽湖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這裡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鉀鎂鹽礦床,各類資源達600多億噸。 青海省科技廳廳長解源説,受技術條件限制,柴達木鹽湖資源的開發多年來一直以鉀的開發為主,大量伴生的鈉、鎂、鋰等資源難以得到高效綜合利用。此次科研聯合基金的設立旨在為鹽湖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提供支持,力求以更加高效、綠色推動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聯合基金特邀專家、中國地質科學院院士鄭綿平指出,設立聯合基金可有效促進青海省豐富的鹽湖資源優勢借助科技力量轉化為經濟優勢,使柴達木鹽湖資源開發繼續保持全國領先,並引領中國鹽湖産業的發展。2014年,聯合基金將重點資助鹽湖中銣、銫、鈾、溴、碘的基礎研究,收集基礎數據,同時研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根據協議,從2013年開始,雙方將每年各出資1000萬元,連續5年共出資1億元,面向鹽湖科技領域的研究人員接受申請,並特別設立“本地青年項目”促進青海省科技人員成長,每個研究領域支持不超過2位45周歲的本地優秀青年人才,以每年30萬元的力度支持3年。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