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魯暢)“五一”小長假來臨,已經啟動的京津冀區域旅遊一體化迎來一次大考。種種跡象表明,京津冀旅遊一體化步伐雖快,其熱度卻遠沒有跟上腳步,特別是與“江浙滬”相比,市場化程度低、整合營銷效果不明顯等問題仍然突出。 團隊遊線路選擇不多 “我想在網上報名一個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有名景點的兩日遊,怎麼找不到呢?”家在三亞市的吉先生近日來北京出差,決定“五一”在北京及周邊玩一玩,但在選擇路線上發了愁。 位於崇文門的一家旅行社營業部內,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給兩名遊客講解北京及周邊旅遊。“要麼您就北京一個地方深度玩三天,要麼北京出發去承德避暑山莊。既要遊北京又去天津、河北,隨團遊很難安排啊!” 無論是網上預訂還是門市部諮詢,多名看好京津冀旅遊一體化的遊客都略帶失望。“感覺隨團的話線路選擇仍然不多,三地還是主打自己熱門的幾個景點。”資深“驢友”張軍説,“對於外地遊客,如果沒有一些規劃好的短途線路,肯定會選擇只在一個目的地城市玩。” 相比之下,“江浙滬”三地可選的“串聯”路線則有不少,在攜程網中搜索“上海”,立刻就會蹦出“上海+杭州”“上海+烏鎮”“滬蘇杭+烏鎮”等不同的團隊行選擇,由於涉及城市多、線路合理,“五一”期間多數産品預訂已滿。 實際上,2014年4月初,京津冀三地旅遊部門為加快一體化發展已經依託三地景區特點整合推出10條紅色旅遊線路,但目前來看有些“叫好不叫座”。 “單一搞紅色旅遊會讓遊客産生‘疲勞感’,京津冀還要推出生態線路、工業線路,讓線路更加多元化。”北京中鐵聯合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肖飛説,“京津冀旅遊營銷聯盟中有24家旅遊機構,正在陸續不斷地‘對發’遊客。” 一體化在散客化中求突破? 受到散客化影響,很多旅行社逐漸放棄針對本地遊客的短途旅遊團業務。北京青年旅行社一名導遊表示,近幾年很多“一日遊”“近郊遊”線路都砍掉了,如果遊客能自己組團,旅行社可以出車出導遊。 面對三地本地遊客,京津冀旅遊一體化也在面臨同樣的問題。“京津冀前往對方城市遊玩的遊客中,只有5%是通過旅行社報名,其他都是通過自由行。”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宋宇表示,京津冀旅遊一體化必須重視自由行遊客。 自從2008年北京到天津城際高鐵開通後,北京市民王碩去過三次天津,但當他回憶三次行程時,發現去的景點幾乎沒有變化。“每次都是五大道、風情街、天津眼、濱江道。”王碩説,“去河北、天津這麼近的地方,我並不會在出遊前狠做功課,聽説過哪就去哪。” 京津冀旅遊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針對三地旅遊聯動推出自由行“路書”,容納更多涵蓋三地旅遊景點的線路。“天津的工業遊、遊輪遊做得很好,但很多遊客並不知道。”天津市旅遊局局長陽世昊此前表示,希望借助京津冀旅遊一體化把天津並不為人熟知的景區帶熱。 張軍認為,京津冀旅遊“路書”需要足夠“貼地氣”才會有人真正買賬。“蜂窩網中的攻略是很好的例子,從實用角度對自由行遊客起到不小的幫助。”張軍説,最好可以同時推出手機APP版,參考行程更加方便。 在整合信息資源方面,京津冀旅遊一體化並不到位,目前網上並沒有官方或非官方網站對京津冀三地旅遊資源、線路做統一介紹,而主打“江浙滬”旅遊景區介紹的長三角旅遊信息網站卻早已存在。 旅遊一體化先破障礙 “旅遊一體化是京津冀經濟、社會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劉思敏認為,旅遊區域化發展也迎合了目前旅遊市場的需求,未來旅遊區域間的競爭將會成為主要形態。 在劉思敏看來,相比“江浙滬”,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不均衡直接導致旅遊發展不均衡,旅遊一體化初期難免“跛腳走路”。“旅遊一體化首當其衝是要打破障礙。”劉思敏認為,目前導致京津冀區域旅遊難以熱起來的障礙有兩方面:一是交通方面,自駕遊客在三地間受制于一張小小的“通行證”,方便程度大打折扣;二是京津冀三地在景區開發、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需要“找齊”。 有業內人士表示,京津冀旅遊缺乏一個統一的形象,應該像“江浙滬”一樣設立有區域內處理遊客投訴的聯合機制,實現投訴無障礙,提高區域旅遊形象及可信度;此外,旅遊一體化的市場程度不夠高,特別是旅遊企業的參與程度不夠高,三地旅遊企業之間缺乏穩定、規範、深入合作。 肖飛認為,京津冀間‘互發團’的産品設計都是由旅行社自己操控,沒有政府部門推介、營銷,光靠旅行社單打獨鬥很難起到好的效果。對於重視區域旅遊市場的旅行社,三地政府部門聯合推介與營銷是真正催熱京津冀旅遊的“法寶”。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