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5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的第七個節氣——“立夏”。“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此時,太陽黃經為45度,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天的開始。 未來3天,南方地區有明顯降水過程。西南地區中南部、江南中南部、華南的部分地區有大雨,局地暴雨(50~7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局部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受東北低渦影響,東北地區多陣性降水天氣,以小到中雨為主,局部地區有大雨。 這個季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曆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這裡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説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如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北方升溫迅速需防幹熱風南方降雨增多農作物需防病害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説。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 立夏前後,華北、西北等地氣溫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風,蒸發強烈,大氣乾燥和土壤乾旱常嚴重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尤其是小麥灌漿乳熟前後的幹熱風更是導致減産的重要災害性天氣,適時灌水是抗旱防災的關鍵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鋤”,這時雜草生長很快,“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中耕鋤草不僅能除去雜草,抗旱防漬,又能提高地溫,加速土壤養分分解,對促進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壯生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積栽插的關鍵時期,而且這時期雨水來臨的遲早和雨量的多少,與日後收成關係密切。農諺説得好:“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無雨,碓頭無米。” 立夏以後,江南正式進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顯增多,連綿的陰雨不僅導致作物的濕害,還會引起多種病害的流行。小麥抽穗揚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時期,若預計未來有溫暖但多陰雨的天氣,要抓緊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噴藥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陰雨連綿或乍暖乍寒的天氣條件下,往往會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發,造成大面積的死苗、缺苗。應及時採取必要的增溫降濕措施,並配合藥劑防治,以保全苗爭壯苗。“多插立夏秧,穀子收滿倉”,立夏前後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紅季節。“能插滿月秧,不薅滿月草”,這時氣溫仍較低,栽秧後要立即加強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蟲,促進早發。 強對流天氣增多防雷莫忽視 立夏時節發生強對流天氣以及雷擊災害的事件增多,應當注意防範雷擊災害。 如果正處在野外,應立即尋找庇護所。裝有避雷針、鋼架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是避雷的好場所,具有完整金屬車廂的車輛也可以利用,但注意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野外沒有掩蔽所時,千萬不要靠近空曠地帶或山頂上的孤樹,這裡最易受到雷擊;不要呆在開闊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樹林子的邊緣,電線、旗桿的周圍和乾草堆、帳篷等無避雷設備的高大物體附近都不能停留,要遠離鐵軌、長金屬欄杆和其他龐大的金屬物體,避免站在山頂、制高點等場所。 如果您正巧在家裏,將門窗關閉;儘量不要使用設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不要接打電話,同時,家庭使用電腦、彩電、音響、影碟機等弱電設備不要靠近外墻,雷電發生時最好不使用這些設備。即使外出,也最好不要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不要攜帶金屬物體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設備的任何部分。 另外,對一些辦公室電器設備也要做好防雷保護,因為一般辦公室電器設備的耐壓程度只能達到幾十伏,通過的最大電流也就十幾安。特別需要提醒的是,雷雨天應儘量避免接打手機,尤其是在外旅遊,身處空曠地帶的遊客,雷雨天必須關閉手機。因為手機開通電源後,所發射的電磁波極易引來感應雷,把手機變成避雷針,極易使遊客遭受雷擊。 春夏之交順應天氣變化關注養“心” 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學會養""心""。天氣轉熱,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值此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幹”的境界。(中國氣象報 記者 孔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