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構建共贏、互信、發展的新絲綢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08 18:3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特稿:穿越歷史的不息洪流
——中國推動構建共贏、互信、發展的新絲綢之路

    開欄的話:文明,在交融裏燦爛;經濟,在流動中繁榮。歷經數千年風雨,古絲綢之路傳播文明、交流互通的歷史底色至今沒有消退。

    歷史,正在發出迴響;交流,邁向更高層次。今天,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和一致重視,為建設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世界提供了新路徑。

    從5月8日起,新華社推出“新絲路 新夢想”專欄報道,組織國內外分社沿“一帶一路”地區和國家開展深度調研採訪,集中播發一批文字、圖片(表)、音視頻和網絡及新媒體稿件,以特稿、組稿、述評、評論等多種形式,挖掘絲綢之路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傳播我國對周邊國家“親、誠、惠、容”的友好政策,宣揚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全面、客觀、生動地反映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社會文化交流的新動向、新方式、新趨勢。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謝鵬 王宇 何瑛 袁震宇)山城重慶,綠意蔥蘢。

    一趟滿載貨物的列車在群山間呼嘯穿行,奔向遠方的平原、山地與沙漠,駛上一條橫貫亞歐大陸的經濟大動脈。

    在“渝新歐”貨運班列的鳴笛聲中,萬里之遙的德國杜伊斯堡正期盼著來自東方的問候。借助這條鐵路,從重慶到杜伊斯堡港口的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近一個月,成本僅是空運的五分之一。

    “這是個美妙的變化,歷史經驗説明,聯絡更緊密的貿易關係有助於國家間全面理解的提升,”杜伊斯堡港口首席執行官艾瑞奇·斯塔克如是説。

    駝蹄車轍下的古道,如今變為列車疾馳的鐵路;九桅十二帆的寶船,也被大型集裝箱貨輪所取代……承載著張騫、鄭和與馬可·波羅傳奇旅程的絲綢之路,今天又將譜寫新曲。

    中國領導人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在這個變革與重塑的偉大時代,更給古老的絲路帶來新的外延與內涵,給中國以及尋求發展的沿途各國帶來新的機遇與未來。

    新絲路縱貫亞歐大經貿——駝鈴已消散于歷史深處。能源流、産品流、資本流層層涌動而來,一個東起西太平洋、西抵波羅的海的經濟合作大區域正呼之欲出……

    從土庫曼斯坦馬雷到鄰近的“復興”天然氣田,只有一小時車程。但這條路,卻仿佛跨越千年。

    多少古絲路上的商賈曾行經此地,將東方的錦緞、瓷器、土産運往伊斯蘭的“神予之城”巴格達,又販回“西域”的珠寶、染料和毛毯。今天,這裡管道盤結、鑽井聳立,中國和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管網在此接駁。在東西綿延萬里的天然氣“絲綢之路”上,能源貿易正在進行。

    2013年9月4日,近10萬身著民族服裝的當地民眾興高采烈,載歌載舞,夾道歡迎來自東方的貴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絡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習近平在訪問中亞時發出倡議。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趙晉平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對中國高附加值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不過,這些國家能源資源、公路鐵路、港口基礎設施等建設不足,而中國的産能、技術、資金很強。同時,中國內需提升很快,經濟正在轉型升級,可以拉動更多絲路國家出口,向其轉移産業資源。

    2012年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的貿易總額已達5500億美元。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東盟目前已躍居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佔世界的13%……一個個數據背後是中國與絲路各國高速發展的歷歷成就。

    “如果路網發達,物流高效,像東亞那樣的區域協作大鏈條有望形成”。趙晉平的解讀不只是展望,今天,巨變正在發生。

    除了“渝新歐”,還有“鄭新歐”、“漢新歐”……今天,新絲路不僅成為交通更為迅捷、運輸更為高效的大通道,也正成為貨物更加豐富、貿易更加高端的傳送網。隨著加強道路建設和交通便利化談判的推進,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將打通,中蒙俄通道、亞歐大陸橋、南疆鐵路、泛亞公路等等,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路網有望逐步形成。

    中國的汽配零件、太陽能板、消費電子、機械設備等“中國製造”、“中國智造”源源而出。同時,歐洲的機電産品、醫療設備,中西亞的礦産、農産品等則有望從這些線路上運回,再經成都、武漢等中西部各大城市對接中國大市場。

    事實上,新絲路帶來的變化遠不止於此。這條路還正在成為資本匯聚更多、貨幣聯絡更緊的“磁力帶”。

    民以食為天。喜食番茄食品的中亞百姓餐桌上,近年來中國貨頻現。在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斯坦,番茄製品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是新疆的新康番茄製品廠,這讓公司董事長陳其鋼十分自豪。從1998年在阿拉木圖投資設廠,這片“紅色産業”已經累計創收6000多萬美元,帶動中國原材料出口近4000萬美元。

    除了食品行業,絲路沿線的各類投資熱潮正在掀起。而在資本與産業集聚的背後,是貨幣的新天地。中國已與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與中國往來更密切的越南、泰國等“海上絲綢之路”國家,人民幣在民間已很常用。“如果各國在經貿中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可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的速度和質量,更好地實現互利共贏,”趙晉平説。

    新絲路聯通亞歐大人文——使者的通牒已留存于典籍館藏。從人民的淵源到文化的互鑒,再到政府的合作,亞洲互尊互信的新格局正孕育而生……

    身著紫藍黃三色綢服的少女眼簾低垂,正揭下純白的面紗,既有中亞風情,又含東方氣質——在新疆國畫院,這幅油畫吸引人們駐足觀看。

    畫傳心意,作者卡米力·穆拉舍夫是哈薩克斯坦著名畫家,一位與中國淵源深厚的長者。

    “我出生在中國,對此我非常自豪。我曾在烏魯木齊有幸師從一批中國美術家,打下過硬的基礎。2012年我在故鄉烏魯木齊舉辦了畫展,紀念中哈兩國建交20週年。今年,我準備會會新的中國朋友,畫畫中國江南的美景,”穆拉舍夫對記者娓娓而談。

    如同這位老者,絲路上的老友新朋越來越多。在西安絲路風情街上,伊朗老太太美林一家的兩間店舖生意紅火,一間出售造型精美獨特的伊朗花瓶、酒杯等擺件;另一間出售波斯地毯,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手繪布料。

    除了民間往來,絲路各國教育、考古、衛生、藝術和宗教機構的交流持續不斷。《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作品展》大型活動已走過了土耳其、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伊朗等多國。而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的《直挂雲帆濟滄海——海上絲綢之路特展》令人流連。展品中那些“青花瓷”的染料就來自古代波斯之地。

    青年人才的往來,為絲綢之路的繁盛,打下了堅實的民意基礎。未來10年,中國將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邀請1萬名孔子學院師生赴華研修。目前,東盟國家來華留學生已經突破6萬人,佔留學生總數的近兩成;今後3到5年,中國還將向東盟國家提供1.5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

    文化民心交融正在交通、基建等“硬體聯通”之上升溫,而涉及法規、政務等方面的“軟體聯通”更是緊鑼密鼓,推動政策溝通、政府互信拾級而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在今年訪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時發表的重要演講,是對新絲路上的文化互通、政治互信的全面深刻闡述。

    “習主席的倡議具有歷史意義,貼合現實和當下局勢。這對阿富汗價值重大,意義非凡。我們希望和中國有更直接的聯通”。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的話,是絲路沿線各國人民心聲的寫照。

    新絲路呼應時代大潮流——滄海桑田見證著世事變遷。從互利共贏到互信互助,再到共同發展,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與國家關係的中國智慧正日益被汲取……

    世界如何共贏?中國正在破題。

    隨著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穩步推進,中國在全球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伴隨自身演進和時代潮流,中國倡導推動的新絲路,正以智慧和胸懷為全球經濟發展與文明交融帶來新思維,注入新活力。

    “隨著陸海開放和東西開放,中國對外將呈現兩翼齊飛的態勢。在經貿聯絡更加緊密後,周邊環境也會更友好,地區安全局勢會更穩定,中國自身發展的總體外部環境也會更有利,”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副司長劉勁松説。

    更讓人們期待的是,新絲路的構建,給亞洲振興帶來巨大機遇。亞洲的發達地區主要在太平洋沿岸,但亞洲的振興離不開內陸發展。同時,在金融危機後,傳統發達市場的需求受到抑制,資本技術等資源供給有所下降,各國都在考慮如何尋找新的外需,啟動新的內需。

    新絲路上,中國追求自由經貿和文明交流,致力建設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正如新加坡東亞研究所學術顧問黃朝翰所説,中國在對外交往中越來越注意“相互依存”,而非“單向依賴”。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老的中國哲學在新時代有了新的延伸。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聖彼得堡峰會上以全球視野,提出了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倡議。新絲路戰略構想正是這一倡議的具體體現:各國加強經濟、貿易、政治合作,推動思想、文化、藝術溝通,增進互信、友誼、感情交流,展現出全新的國際交往模式。

    ……

    久遠之時,歐洲傳教士蓋群英在漫長的絲路旅程中如此記述:“寬而深的車轍分分合合,猶如江面上的渦流。在這條路上,無數人走過了幾千年,形成了一條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流……”

    千百年來的歷史證明,只要堅持團結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絲路之上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發展。創新思路下的新絲路,也必將成為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事業。(參與記者:趙宇、苗壯、陳濟朋、饒博)

責任編輯: 陳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