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5月9日電(記者 李倩薇)自3月1日全國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改革紅利在成都市得到充分釋放。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4萬戶,新增註冊資本497.7億元,平均每個工作日就有790家新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業專業合作社誕生。 成都市工商局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成都新增市場主體數與2月環比增長73.3%,4月環比增長33.4%,新增量在3月份井噴後仍然保持穩步上升。 5月9日天剛濛濛亮,想註冊一家餐飲公司的陳先生就來到成都市高新工商局排隊登記。儘管他7點半就到了,但門口已經排了不少人.到大廳開門時,取號機前已排起20多米的長隊。高新工商局註冊處處長王繼良告訴記者:“儘管這兩個月增派了不少工作人員,也增開了窗口,但註冊量還是非常大,晚上都在加班加點登記。” 成都市工商局註冊分局副局長范秋萍表示,以往制約企業註冊的三大門檻——資金、場地、前置許可,改革後都一一解決,極大地促進了民間資本尤其是小額資本參與市場競爭的熱情。 登記制度改革變企業“跑腿”為政府“跑腿”。目前,成都市已實現“網絡核名制”,企業申請註冊時也只需填寫一張“並聯審批表”,上交後由工商牽頭稅務、質檢、公安部門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而不像以前需要企業分別跑各個部門審核。 不過,在採訪中一些企業主也表示,門檻降低後,新註冊公司可能良莠不齊,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監管。針對企業的擔憂,目前成都市已建成“成都市企業信用信息網”,40多個相關政府部門與企業一起將企業信息在網上公示,讓企業行為置於“全民監督”之下,形成“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約束機制。而兩個月僅19戶“1元公司”的註冊量,也體現出投資者的理性和法律責任意識。 工商部門也表示,“寬進嚴管”政策使全國各地註冊量大幅攀升的同時,基層工商所的執法辦案、日常監管、消費維權等工作也亟待加強。同時,改革後的登記制度對工商、公安、房管等部門的聯動協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後續的配套細則也應該儘快出臺。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