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啟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記錄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14 09:3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5月14日電(記者許萬虎)為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産永世長存,目前西藏已啟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日前採取措施,盡最大努力避免非遺傳承過程中“人亡歌息”“人走藝亡”現象的發生。

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旦增説,近年來,西藏多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相繼離世,許多傳承人年事已高,喪失傳承能力。面對這一實際情況,西藏加大了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

此次搶救性記錄工作主要針對拉薩覺木隆藏戲國家級傳承人次旦多吉、仁布江嘎爾藏戲國家級傳承人次仁、藏族唐卡勉唐派國家級傳承人丹巴繞旦、藏族天文曆算國家級傳承人貢嘎仁增等人的“絕技”進行詳細的文字和影像記錄,同時開始傳承人口述史記錄工作。

據了解,2005年西藏全面啟動非遺普查和保護工作以來,西藏文化部門就已陸續著手對瀕危非遺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搶救性記錄工作,許多面臨消亡困境的西藏傳統文化遺産在搶救性保護中獲得了新生。

“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嘎爾’為例。‘嘎爾’的音樂多采用古藏語,歌詞難懂,能熟練掌握這門藝術的傳承人較少。通過搶救性記錄,目前已成功錄製數十首嘎爾音樂。”阿旺旦增説,為了使各種珍貴的非遺項目永遠留存,我們還鼓勵傳承人將自己掌握的技藝或藝術用文字記錄下來,由政府出資幫助出版。目前,傳承人出書的積極性很高。

阿旺旦增表示,傳承人是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字典”,開展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將延續非遺歷史文脈,確保藏族優秀文化遺産永世長存,同時對西藏非遺保護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也大有裨益。

目前,西藏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近800個、傳承人1177名。其中,68名傳承人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23個項目和227名傳承人入選自治區級名錄。

責任編輯: 滿子會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