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打擊傳銷更需“道高一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15 18:0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合肥5月15日電(記者 楊玉華、周暢)5月15日是全國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被稱為“經濟邪教”的傳銷活動成為今年各地整治的重點。我國打擊非法傳銷已持續多年,但傳銷活動在一些地方卻有增無減,因傳銷引發的群體惡性事件更是屢見報端。傳銷為何屢禁不止、屢打不絕?

    與過去直接拉人頭、買賣産品等低層次動作不同,如今傳銷活動不斷變種,往往穿上各種時髦的“馬甲”,如有的與合法直銷公司合作,試圖披上合法外衣搞“偽直銷”;有的以資本運作、聯合理財、項目融資之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大批渴望發財致富的人員參與;還有的以“電子商務” “網絡加盟”之名大肆發展成員,傳銷活動更加隱蔽更有蠱惑力。一些傳銷組織人數眾多、聚集而居,一旦受到打擊,甚至敢於公然與政府執法人員對抗。在合肥一地,去年就連續發生了數起傳銷人員聚眾對抗政府執法人員的案件。

    魔高一尺須道高一丈。顯然,屢打不絕的傳銷活動暴露的是打擊傳銷之“道”仍然滯後。當前打擊傳銷涉及工商、公安、社區等多個單位,現實中往往是工商部門牽頭負責打擊,但卻面臨著調查取證難、執法權不足的問題;公安部門雖有執法權和震懾力,但大多依賴群眾舉報、被動監管;而最容易掌握傳銷者租住信息動態的社區和房管部門,卻往往沒有參與到打擊機制中來。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傳銷活動猖獗之地往往是空置房較多的城市,面對傳銷人員的聚集活動,一些地方政府打擊態度曖昧,甚至還存在著“傳銷人員有助於提高當地房屋入住率、拉動當地服務經濟發展”的錯誤認識。這也是造成一些地方傳銷活動屢打無效的重要原因。

    傳銷不僅是經濟活動的毒瘤,而且因其涉及人數眾多、組織化和動員能力強,社會危害愈加明顯。近年來,暴力圍攻政府人員執法、集體報復物業保安參與打擊傳銷等群體惡性事件屢屢發生,嚴重危害社會穩定。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相關部門應該積極作為,針對傳銷新特點,加大打擊制裁力度,堵住相關漏洞,加強區域協調,建立主動有力、部門協同的打擊防範機制,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非法傳銷不斷蔓延的勢頭,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百姓人身財産安全。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