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5月18日電(記者 蔣芳、廖翊) “國際博物館日”當天,記者在活動主場南京採訪了政府有關負責人和博物館界專家。他們在充分肯定近些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發展的同時,也對存在的問題表示擔憂。館多了,藏品保護問題卻日益凸顯;參觀人數多了,向觀眾展示的展品卻少有變化;展覽數量猛增,同質化現象嚴重…… 建得多建得大是否養得好? 1天半增加一座博物館的增速可謂“世界第一”。 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表示:這一高速增長的態勢,表明各地政府重視,以及社會和民間參與博物館建設發展的熱情。 新建博物館是否存在人們詬病的盲目求大求奇?南京博物院新館設計者、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不否認。 “最近幾年在建新建的博物館規模呈越來越大趨勢,動輒數萬平方米,一些省市新館面積甚至達到十萬平方米。”他説。 與之相對應,博物館藏品保護問題卻日益凸顯。 記者了解到,不少博物館現有庫房面積、文物保存設施、藏品保護環境等均難以達到文物保護要求。河南、河北、陜西等省的一些縣級博物館,還在用白灰吸潮、臉盆加濕這樣最原始的手段保護文物。四川博物院館藏最著名的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甚至出現了掉粉、畫卷粘連等無法打開的狀況。 “博物館缺少運營費用是全球共性問題。希望中國令人驚喜的數量增幅背後,推動者不只有政府一雙手。”剛當選為“中國博物館友好使者”的美國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主席肯尼斯·尤金·貝林先生表示。 日均百萬人次進館能看到什麼? 去年,我國博物館全年接待觀眾63777萬人次,日均170余萬人次。這一快速增長,得益於博物館免費開放加快。國家文物局統計,截至2013年底,我國免費開放的博物館達2780個,佔上報博物館數量的80%。 然而,將這一看似驚人的數字與13億人口的比較,平均每位公民約2年才走進一次博物館。一些發達國家平均每位國民每年3-5次走進博物館。這,多少可以判別在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博物館職能履行上,我國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宋新潮説,這主要是我國不少博物館在適應快速發展上,表現是沉寂的、遲鈍的,有時甚至是冷漠的。這種弊病主要體現在:博物館與公眾現代日常生活的關聯性不強,難以喚起更廣泛的關注;缺少變化,難以吸引公眾不斷走進博物館;不能提供更多富有創造性的啟迪,難以引起公眾深入探究的興趣,等等。 展陳水平不均,同質化嚴重 宋新潮透露,2008年免費開放之前,全國博物館年展覽數量約7000個,現在每年約2萬個展覽。然而,在迅猛增長背後,同樣無法忽視的是,大館大熱,一些專業博物館無力策展,導致門可羅雀。 “大型博物館因為藏品太多而無法一一展出,很多中小博物館則因為藏品少且珍貴,捨不得拿出來展。”中國海鹽博物館負責人説。 蘇州碑刻博物館是1986年成立的,館長陸雪梅告訴記者,與蘇州博物館這種大館門前總是排起長隊相比,碑刻館就冷清多了。由於館藏條件不夠好,外來大館的交流藏品就少多了。為了提高博物館的吸引力,碑刻博物館近兩年主動策劃了原創展覽,以提升對觀眾的吸引力。 宋新潮表示,中國有13億人口,有4165座博物館,平均31.2萬人一座博物館,與發達國家每5萬人一座博物館尚有很大距離。但是,很多博物館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明確宗旨和收藏邊界。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