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助力穩增長 172項重大工程分步啟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2 08:30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體: 打印本頁

對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等具有積極作用的水利工程建設,正在快速推進。

5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會議確定,按照統籌謀劃、突出重點的要求,在今明年和“十三五”期間分步建設納入規劃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後,將實現新增年供水能力800億立方米和農業節水能力260億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積7800多萬畝,使我國骨幹水利設施體系顯著加強。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較高,再加上水利工程建設對拉動經濟發展、調整産業結構等都能起到積極作用,水利投資正進入高速增長期。

將迎來投資新高潮

會議認為,當前我國推進新“四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對水資源支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水利設施薄弱仍是明顯掣肘。在繼續抓好中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的同時,集中力量有序推進一批全局性、戰略性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特別是在中西部嚴重缺水地區建設一批重大調水和飲水安全工程、大型水庫和節水灌溉骨幹渠網,十分緊迫和必要。這對夯實農業基礎、保障糧食安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將發揮長期的積極效益,也可以增加有效投資需求、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同時,會議指出了五個方面的工程建設規劃要求。一要推進重大農業節水工程,突出抓好重點灌區節水改造和嚴重缺水、生態脆弱地區及糧食主産區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二要加快實施重大引調水工程,強化節水優先、環保治污、提效控需,統籌做好調出調入區域、重要經濟區和城市群用水保障。三要建設重點水源工程,增強城鄉供水和應急能力。四要實施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綜合考慮防洪、供水、航運、生態保護等要求,提高抵禦洪澇災害能力。五要開展大型灌區建設工程。堅持高標準規劃,在東北平原、長江上中游等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地區新建節水型、生態型灌區。

一位水利部知情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水利部向中央做了一個關於水安全問題的彙報,建議加強防洪、灌溉、節水、生態等多類水利工程建設,此次國務院會議確立的水利工程,在接下來將會陸續上馬。

實際上,早在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中就提出,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即未來10年的水利投資將達到4萬億元。

根據該方案,一些水利工程建設正在逐步落實,該知情人士説,近年來,加快投入建設的都是比較大型的水利工程,在後續的幾年中在該領域將會有比較大量的持續投入。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

近年來,水利投入規模正在快速增加。2011年、2012年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分別達到3452億元和4303億元,兩年投資總量超過“十一五”水利投資總規模7040億元,2013年水利建設投資規模繼續增加,達到4397億元。

從水利建設投資資金來源看,主要包括中央財政投入、地方財政投入和社會資金投入三方面。但是,從投入佔比分析,社會資金的投入積極性依然未能有效調動。值得注意的是,在缺乏社會資金的有效參與下,主要依靠中央財政、地方財政的資金投入,對加快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推進提出了一定挑戰。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改革創新、加強協調,加快前期工作和審批進度。建立政府和市場有機結合的機制,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建設和管理。管好用好建設資金,確保工程質量,強化建後使用和管護。要統籌使用稅費、價格等改革措施促進節水增效,加強終端配套設施建設,解決好“最後一公里”問題。使重大水利工程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後盾。

政府希望建立與市場有機結合機制的意圖明確,但是,由於考慮到政策問題、社會安定問題等,政府需要對一些資源價格進行管控,使得社會資金通過水利工程建設盈利能力有限。

水利建設的公益性和社會資金的逐利性是不完全兼容的,這也導致社會資金投入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有業內人士建議,進一步健全特殊經營制度,探索資源、資金、管理的市場化模式,進一步加快水利建設步伐。(記者李彪)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