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口岸辦獲悉,重慶市正在積極申報建設汽車整車口岸、植物種苗口岸、原木口岸等指定口岸,進一步豐富口岸進出口商品種類,做大做強口岸經濟。目前,隨著口岸建設推進,重慶市水、空、鐵全方位立體口岸開放體系已經形成,是內陸12省市唯一同時擁有航空、水運、鐵路3種口岸形態的城市,迅速崛起為內陸口岸高地。 口岸是國家指定的對外通商的沿海港口,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開放的標誌和平臺。從1980年重慶市第一個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重慶港水運口岸誕生,到今年2月團結村重慶鐵路口岸正式啟動運行,重慶市已經擁有14個口岸區域,其中江北國際機場航空口岸、寸灘港水運口岸、團結村鐵路口岸為一類口岸。 與此同時,依託口岸建設,圍繞地域經濟特點,重慶市積極擴展完善口岸功能。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重慶兩江新區建設內陸首個進口肉類指定口岸。2013年,重慶成為當年全國唯一獲批的進口水果指定口岸,目前已引進全國各地水果進口商二十余家,冰鮮産品進口商十余家。 目前,重慶市正在推進沙坪壩區西部物流園區進境種苗、原木指定整體口岸建設,國家質檢總局已初步同意以重慶鐵路口岸為基點,建立大重慶範圍內的原木、種苗及水果指定口岸。 “抓好重慶水運口岸、鐵路口岸、航空口岸建設,是實施重慶東西雙向開放發展戰略的主要平臺和通道。”市政府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數據顯示,目前,重慶水運口岸已形成300萬集裝箱的吞吐能力;鐵路口岸,已建成1個線束2條鐵路裝卸線,可實現年辦理量48萬標準集裝箱;航空口岸,已開通覆蓋美洲、歐洲、澳洲、亞洲的24條國際客運航線和19條國際貨運航線。 此外,重慶市還在大力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力爭到2015年,建成統一的電子口岸平臺,開發上線運行24個業務應用項目,全面實現重慶口岸通關作業無紙化,實現進出口“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記者 楊永芹)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