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談紀檢監察機關"三轉"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6 16:3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聚焦中心任務才能更好履行職責
——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談紀檢監察機關“三轉”工作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 趙超)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這是紀檢監察機關所説的“三轉”。紀檢監察機關為什麼要進行“三轉”?“三轉”轉了什麼?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推進“三轉”?26日,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回答了這些問題。

    為何要“三轉”

    楊曉渡指出,推進“三轉”是貫徹落實黨章的必然要求。黨章對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職能作了專門闡述,對於紀委的職責定位作出明確規定,是紀委全部工作的依據。

    “當前各級紀委關鍵是要履行協助黨委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職責,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一中心任務,切實承擔起監督責任,把不該由紀委管的工作交還給主責部門,把該管的工作切實管好。”楊曉渡説,推進“三轉”實際上是向黨章回歸,是向黨對紀律檢查機關的基本要求回歸。

    “三轉”也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的必然要求。楊曉渡表示,對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我們面對著嚴峻複雜的形勢,在一些地方、部門和一些黨員領導幹部當中,黨性觀念淡薄,組織渙散、紀律鬆弛也有一定的表現。

    他説:“我們必須推進‘三轉’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作用。‘三轉’是在回歸本職的基礎上,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進行的開拓創新。”

    “三轉”轉什麼

    據楊曉渡介紹,“三轉”中,轉職能,是紀檢監察機關明確職能定位,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個中心工作,突出主業,全面履行監督執紀問責的專職,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轉方式,就是創新理念思路,改進方式方法,更加科學有效地履行職能、擔當責任;轉作風,就是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不懈地糾正“四風”,建設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隊伍。

    目前,中央紀委在“三轉”上已邁出重要步伐:把125個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至14個,把不該管的工作堅決交還給主責部門,改變紀檢監察機關涉足一般行政部門的事務,混同一線業務部門工作的情況;在不增加編制、機構和人員的情況下,進行機構改革,紀檢監察室由8個增加到12個。

    楊曉渡表示,“三轉”帶來多方面變化。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上,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地抓,咬住糾正“四風”不放,不斷堅持、鞏固、深化。在巡視工作上,克服過去題多面廣、重點不突出的問題,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在查辦案件上,對反映中管幹部問題線索進行清理,全面摸清底數,認真進行審查,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三轉”如何轉

    楊曉渡認為,過去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往往是發散式的,注重外延擴張,有的工作甚至超出了紀檢監察職能邊界。他説:“當前,我們要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要把自己的拳頭攥起來,突出抓好中心任務,切實轉換職能、轉換方式、轉換作風。”

    楊曉渡提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三轉”中應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一是要加強黨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統一領導,改革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健全反腐敗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二是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落實查辦腐敗案件,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檢部門為主的要求,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三是以案件線索為抓手,對反映黨員幹部的問題線索進行清理,提出分類處理意見,及時向上級紀委、同級黨委彙報,推動主體責任落實。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