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劉羊旸、于文靜)“洋種子”是否已控制了中國種業市場?外資種子企業紛紛入華到底利弊何在?國産種業能否保障糧食安全、支撐農業發展? 記者日前通過採訪了解到,如今我國每年推廣使用農作物主要品種約5000個,自育品種佔主導地位,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小種子”長成“大産業”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種子需求國,巨大的市場空間已吸引孟山都、杜邦、先正達等跨國種業巨頭進入中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種子法實施以來,我國的種業市場全面放開,目前持有效經營許可證的外商投資的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共有25家,其中4家經營玉米品種、1家經營棉花品種,其他從事蔬菜花卉種子經營。 與此同時,國産新品種在競爭中得到快速發展,仍穩控大局。目前,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幾乎全部為我國自主選育品種,我國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6%,良種在增産中的貢獻率達43%以上,特別是超級稻、緊湊型玉米、優質小麥、設施蔬菜等一大批新品種的推廣應用,為實現糧食增産、農民增收做出重要貢獻。 “隨著新品種開發能力的不斷增強,國內生産用種得到有效保障。”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説,與此同時,我國種子企業實力也在快速增強,企業育種投入加大,種子研發、生産的集中度明顯提升。我國前10強種子企業年研發投入近6億元,佔其銷售收入的6%以上。種子企業總量由3年前的87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5200多家;銷售額過億元企業119家,增幅30%。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種子出口規模在不斷擴大,種子年出口總額已超過3億美元。除了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在非洲、中亞等市場也加強和所在國的合作。如今,我國種子企業已和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雜交水稻、玉米、蔬菜等種子的貿易關係。 “與狼共舞”提升種業競爭力 “洋種子”的進入,在豐富我國品種資源、轉變傳統種植模式、引進先進營銷理念和激發國內種業競爭意識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如進口蔬菜品種,豐富了我國人民的“菜籃子”,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玉米種子引入單粒播等先進營銷和種植理念,促進了種子質量的提高。與之相伴的,是給國內種業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競爭愈加激烈。 “我國種業發展到今天,貫穿著一個改革的主線。通過改革不斷地增強了中國種業發展的活力,增強市場的競爭力以至於國際的競爭力。”余欣榮説。 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個個“重磅”文件的出臺有力推動了種業改革: 2000年,種子法頒布實施,放開種子市場,推動種業經營體制改革,集中打破國有企業統一計劃經營種子的工作格局; 2006年,關於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的意見出臺,集中解決中國種業界的政企不分,結束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歷史; 近年來,每年的中央1號文件都對種業發展予以強調; 2011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開啟了我國從傳統種業向現代種業、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進的新局面; 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發佈,進一步明確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的政策,提出建設種業強國的目標。 “在新的形勢下,作出這樣強有力的部署,對於推動我國種業發展尤其是糧食安全的保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余欣榮説。 打造“種業強國”仍要突破藩籬 我國種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國種業市場價值已超過650億元,種業的市場化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強化。但與國際先進水平比仍有較大差距。 “我國玉米畝産目前只有390公斤,與美國差距近300公斤。”農業部種子局局長張延秋舉例説,良種在農業增産中的貢獻率,我國僅為43%,美國等發達國家普遍在60%以上;世界種業前10強企業全球市場佔有率,已由2006年的37%攀升到2011年的54%。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裏,並且主要裝中國糧,必須把種子緊緊抓在自己手中。我國種業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優良品種選育和推廣水平總體還不高,種子企業的科研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較弱,迫切需要全面深化種業體制改革,加快健全種業科技創新體系。 如何築牢種業安全根基,深化種業體制改革?韓長賦認為,要破除阻礙種業發展的“藩籬”,著力解決種業創新與農業生産“兩張皮”的問題,加快培育生産急需的突破性新品種;著力解決地方保護、不當干預和監管不力的問題,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種業大市場;著力解決我國種業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弱勢的問題,加快構建育繁推一體化發展機制,打造現代種業集團,提升種業國際競爭力。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