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農作物自育品種佔主導地位:小種子撐起大農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7 08:0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小小一粒種子,成全了俺們家。” 河南省浚縣種糧大戶邢玉良從1969年就開始用玉米育種專家程相文培育的種子,他説:“程相文育出的玉米種品質好,籽粒飽滿,不增加一分錢投入,一畝就能增産百十斤。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高産。”

    種子,支撐著中國農業,改變著中國農民的命運。

    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談起我國自主選育和推廣的種子時,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如數家珍:“農華101、登海605、隆平206、Y兩優1號、新兩優6號、濟麥22、百農AK5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優勢新品種研究、開發能力穩步提高。余欣榮説,目前,我國每年推廣使用農作物主要品種約5000個,自育品種佔主導地位,做到了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其中水稻、小麥、大豆、油菜等幾乎全部為我國自主選育品種;玉米和蔬菜85%以上種植的是我們自己的品種。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李振聲、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育成專家李登海……一個個響亮的名字遠播中外,他們是專注田疇、飽暖眾生的實踐符號,不斷激勵我國農業科技向更深更廣領域進軍。

    截至目前,良種在農業科技貢獻率中的比重穩定在43%以上,種子質量合格率97%以上,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農作物年供種量1000多萬噸,為實現糧食生産“十連增”、農民增收“十連快”做出了突出貢獻。

    種業孕育在政策的春風裏

    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種業從無到有,逐步實現從種子到種業的歷史性跨越,36年的種業發展史就是一部種業改革史。

    在關鍵的歷史節點上,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事件,至今讓人記憶猶新——1978年國務院提出了種子工作“四化一供”的新方針,種業開始“發芽”。1989年國務院頒布《種子管理條例》,規範了種子生産經營;2000年全國人大頒布《種子法》,種子市場全面放開,開啟了種業市場化進程;200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推進種子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市場監管的意見》,要求國有種子公司與農業部門政企分開。

    如今,種業改革的頂層設計,讓種業插上了翅膀。近年來,國家連續三年出臺三個文件,對種業發展的支持措施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政策扶持,為現代種業指明了方向。2011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開啟了現代種業發展的新征程; 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規劃出未來種業的發展藍圖;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種業體制改革 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深化種業體制改革的政策,提出建設種業強國的目標。

    財政部聯合農發行、中化集團出資15億元成立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兼併重組;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減免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所得稅,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國家發改委設立生物育種專項,首批投入3.36億元,支持41家企業提升育種能力;啟動甘肅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項目,計劃投資7.12億元建設30萬畝標準化基地,促進規模化制種基地的發展。

    目前,前10強種子企業年研發投入近6億元,佔其銷售收入的6%以上。2013年企業自育品種已分別佔到國審玉米、水稻品種的50%和47%;企業申請新品種權的數量超過科研教學單位。

    中國種業“走出去”

    都説洋種子打敗了中國種子,其實,這只是市場的一種誤讀。

    余欣榮説,毋庸諱言,國際種子在我國有一定的份額,分品種看,玉米國外品種面積已佔到全國玉米麵積的10%左右,蔬菜國外品種佔15%左右,其中設施蔬菜20%來自國外品種。可見,中國種子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

    袁隆平見誰都念叨自己的“禾下乘涼夢”,中國的種子,不僅要為中國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還要振翅飛向國外,為千千萬萬人造福。

    中國種業“走出去”,成了中國種業的新使命。

    目前,我國種業市場化水平逐步提高,國際化水平不斷向多元化縱深發展。種子出口規模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長率14.5%,年種子出口總額已超過3億美元;目標市場日益擴大,不僅包括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而且逐步拓展了非洲和中亞市場。目前我國種業企業已與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小麥、蔬菜等作物種子貿易關係;種業“走出去”方式逐漸多元化,除傳統種子貿易外,投資並購、本土化研發等戰略協作型方式正在加快發展。

    世界種子大會是國際種業界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種業大會,集會議會展、貿易洽談、行業決策等功能于一體,被譽為種業界奧林匹克。這,是中國種業“走出去”的又一聲堅實足音。

    “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中國種業在深化體制改革,堅定走市場化道路的腳步聲裏,孕育著“走出去”的新希望。(記者 高雲才)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