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貸款還貸高峰來臨 當代年輕人面臨誠信"大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9 14:5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推行15年來,已幫助眾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了燃眉之急,圓了大學夢。但隨著還貸高峰期的到來,大學畢業生拖欠助學貸款、遲遲不還的情況也頻頻曝光。

    記者調查發現,就業難、工資低等多重原因導致一些畢業生無力還款,但同時也存在惡意欠款現象,凸顯了部分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困境。社會學家認為,對即將或踏入社會門檻不久的年青一代,誠信建設,更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助學貸款“應貸盡貸” 還款卻參差不齊

    西南政法大學研一學生小溫來自四川省內江市農村,由於家庭貧困,大學4年期間共申請了2.2萬元的國家助學貸款,如今已順利完成本科學業,還因成績優秀被學校推薦為免試研究生。

    記者採訪了解到,國家助學貸款主要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最高每年不超過6000元。

    國家開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政府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從2005年開始辦理助學貸款業務,目前已覆蓋全國25個省份,1928個縣區,2689所院校,已累計發放助學貸款544.7億元,支持學生994.9萬人次,僅2013年就發放助學貸款125.2億元。

    其中,超過80%貸款發放至19個欠發達的中西部省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只要能夠出具父母低保證、殘疾證等證明,或鄉鎮政府蓋章的證明,都能申領到助學貸款,基本實現了“應貸盡貸”。

    據介紹,目前助學貸款已逐漸進入還款高峰期。2014年,貴州省累計還本付息的貸款將達40萬筆,資金超1億元。根據國家政策,貸款期限原則上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制加10年確定,最長不超過14年。利率則按貸款發放時的基準利率執行,貸款利息按年計收,借款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

    但記者調查了解到,還款情況不容樂觀。截至今年3月底,國開行助學貸款逾期本息達1.6億元。全國各地的還款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地區還款情況較好,如安徽省近兩年來無一例惡意拖欠還款個例。近6年來,國開行在安徽發放的助學貸款本息回收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而西南某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2月底,這個省國家助學貸款學生自付本息到期4359萬元,實際回收3291萬元,未按時歸還金額1068萬元,違約率達24%。其中,高校助學貸款當期本息未按時歸還、違約率在40%以上的高校有24所,7所高校的違約率超過80%;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違約率超過15%的縣有18個。

    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委託資産處置中心黃銳彬表示,從農業銀行上海分行看,相較于其他貸款品種,助學貸款還款違約率是最高的,至2013年違約率約為8%,而2007年最高,曾達20%左右。

    多重原因致拖欠 惡意欠款凸顯“誠信”困境

    在許多人眼中,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是高素質人才。為什麼一些地區大學生還款率低?是什麼原因導致部分大學生“違約”?

    國開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發現,大學畢業生拖欠還款主要有三個原因:無力還款、對貸款政策不了解和惡意欠款。其中,無力還款主要是因為就業問題,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有的一時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有的工資不高,或收入不穩定。

    “以4年貸兩萬元為例,年利率按7%計算,利息一年要還1400元。錢看似不多,但對貧困家庭來説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剛畢業的學生如果沒找到工作,是難以承受的。而且這還不包括還本金。”貴州省教育廳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主任周憶説。

    小朱畢業於安慶師範大學,目前在安徽省一所中學任教。“我現在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扣除每月500元房租,600元左右的生活費,以及路費、手機費等日常開銷,基本沒有多餘的錢。”小朱説,他知道拖欠還款會帶來的不良後果,只要工資有結余,就會第一時間還款。

    但記者採訪發現,也有部分畢業生惡意拖欠。貴州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羅某,讀研期間申請了7600多元高校助學貸款。畢業後,學校工作人員通過電話多次提醒他按時還款,但他一直找理由推脫不還,後來乾脆直接説“就不還”。但據其同學提供的情況,羅某已在深圳工作,並已購房。

    黃銳彬説,上海某大學一名法律專業的畢業生,現已是外省政法系統的一名處級幹部,有三筆助學貸款未歸還。銀行多次勸説無果,只好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法院的執行通知發過去後仍沒有回音。最後,法官只能將法院公函直接發給他的單位領導,在領導督促下,他才把第一筆貸款連本帶息約9000元還清。剩下兩筆貸款,情況照舊,銀行只能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訴訟。

    “銀行常常會碰到這樣的‘釘子戶’,只能慢慢和他們耗,多數人眼中總體素質較高的大學畢業生群體,誠信狀況堪憂。”黃銳彬説。

    作為子女監護人,一些家長也起到了不良示範作用。黑龍江省鐵力市朗鄉鎮鐵路社區的陳某是貴州大學藥物化學專業2005級學生,畢業後一直未償還助學貸款,並與學校失去聯絡。學校工作人員多方打聽到其父親的電話,聯絡十余次,其父親才接了電話,並且態度惡劣。

    貴州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鄒年娟告訴記者,學生欠款率較高,學校壓力也很大。除了加強誠信教育,全校輔導員、部分任課老師都加入了催還款隊伍,採用電話、短信、QQ,以及找家長、同學、村委會、居委會等各種手段。

    “但遇到惡意欠款的學生,學校真的‘束手無策’。”鄒年娟説,“有的學生直接表示:‘我這輩子不貸款買房、買車,不和銀行打交道,不怕進金融徵信系統的黑名單’。”

    提高誠信意識需教育和制度“雙管齊下”

    記者採訪了解到,面對人生的第一筆貸款,大多數畢業生是不願留下誠信“污點”的。為降低違約率,各地教育部門、高校、銀行等聯手,加大徵信知識宣傳,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加強誠信教育,提高學生誠信意識。

    貴州省除了組織高校大學生進行誠信簽名、講座、演講、知識競賽、情景劇等活動,還由貴州大學設計了一套誠信知識題,涵蓋了助學貸款相關政策,學生入學時,需通過網絡答題達到一定分數,才能申請助學貸款。

    安徽省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局一起,每年年初對進入還款期的學生通過短信提醒,對聯絡不上的學生就由其家庭所在地政府幫助提醒。

    通過努力,學生的誠信意識不斷提高。安徽合肥大四學生王宇就表示,如果不還清助學貸款,自己會背一輩子的良心債。貴州師範學院畢業生申小雪,父母患病、家庭困難,但她卻通過4年勤工助學,在畢業時提前還款。她認為,一個大學畢業生,就算找不到好工作,跑到工地上搬磚,一個月也能賺兩三千元,也能把貸款還了。

    上海一畢業生,家境貧寒,畢業後因患上類風濕關節炎,耗盡了工作積蓄。但她一直堅持還款,有時幾百元,有時幾十元,“國家在我困難時幫了我,這個錢我一定要還上。”

    記者採訪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相關專家,他們認為,提高大學畢業生的誠信意識,不僅需要加強誠信教育,同時還需完善相關誠信制度建設。

    黃銳彬説,目前金融機構的約束機制較多,如不良誠信記錄,在辦理信用卡和貸款時都會被限制。但在社會其他領域,誠信機制的建設還相對較弱,如在招錄公務員時就沒有對誠信進行審查。

    目前,廣東、甘肅、貴州等省份已進行大學生“誠信檔案”建設,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任職記錄、助學貸款記錄以及獎懲情況等信息都將記錄在檔,畢業後檔案鎖定,隨個人就業流轉到用人單位。若發生論文抄襲、惡意拖欠助學貸款等失信行為,將影響其求職、信貸、保險等。

    安徽省知名社會學家王開玉認為,應在全國統一建立完善的大學生“誠信檔案”,相互聯網,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同時,對無力還款的學生要在一定程度上放鬆還款政策,對惡意欠款的學生則要增加違約成本,加大處罰力度。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王安白認為,還應完善支持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創業的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讓畢業生逐漸具備償還能力。此外,對於貸款學生意外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相關部門應核銷該學生的貸款業務,並保障喪失勞動能力的學生的基本生活。(記者王橙橙、趙曉輝、韓振、黃安琪、朱青、李春惠)

責任編輯: 郭永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