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助力內地企業邁好“走出去”第一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30 07:0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這是香港的過人之處”:香港助力內地企業邁好“走出去”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新華社記者 查文曄)“邁向全球、首選香港”香港日活動29日在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京交會”)上舉行。參會企業表示,香港不僅幫助眾多內地企業邁出了“走出去”的第一步,而且為內地提供了大量服務業人才,在內地産業升級中扮演的角色日漸重要。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香港一直是內地重要的資金、技術、人才來源地。隨著內地經濟的加速起飛,香港在內地經濟發展中的角色也産生變化。健全的司法制度、自由的經濟體系、簡單的稅制和低稅率、靈活的融資方式以及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等優勢,成為香港吸引內地企業的重要因素。

    香港的服務業産值佔GDP的93%,是世界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陳錦榮表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服務內地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需求。

    以證券市場為例,2013年香港是世界第六大股票市場,以IPO集資金額計算,香港排名全球第二。截至去年9月底,共有753家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累計募集資金逾28000億元人民幣。

    “企業在香港上市不用‘排隊’,我們從申請到上市成功只用了5個月。”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獨立董事任光明感慨,儘管內地的股票發審制度也在逐步改革,但從方便企業的角度看,目前香港市場的便利性仍比內地高出一籌。

    此外,在資金流動的自由度、擴股融資的權限、公司註冊效率等方面,香港的便利都為不少內地企業所稱道。曾在京港兩地工作過的任光明説,他曾經陪一位內地企業家到香港註冊公司,2小時就辦好一切手續,“這是香港的過人之處。”

    不僅如此,香港在法律法規、評級、會計、審計等方面與國際接軌較早,內地企業如選擇香港作為“走出去”的第一站,有助提升管理品質,在走向世界市場的過程中步子更穩,走得更遠。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資金管理部副總經理唐致軍説,十餘年來,公司經歷了在香港上市、發債、評級,再成功赴美發債等一系列過程,深切感受到香港作為企業海外融資及資金管理平臺的重要性。

    “接軌意味著磨合,要用國際標準來調整公司的經營管理,初期很痛苦。但是成功獲得國際評級後,企業的發展空間更廣闊了,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唐致軍説。

    香港貿發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企業在香港的短期美元融資成本比內地低1%左右,中長期人民幣LC項下貿易融資成本較內地低2-3%。而獲得國際評級的優質內地企業,融資的成本還可以更低,效率還可以更高,籌資渠道也更多元。

    主營礦業的金川集團(香港)資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忠介紹,公司使用過海外並購的過橋融資、中短期商業融資、海外子公司開發運營中的項目融資、通過上市公司開展的股權融資、採購及銷售項下的貿易融資,以及在港發行人民幣點心債、美元債等債券性融資等多種方式,充分利用了香港的平臺。

    除了融資上的支持,香港服務業在市場推廣、檢測認證、品牌設計等方面也有著公認的優勢,值得內地企業借鑒。

    香港貿發局副總裁方舜文對記者表示,內地的很多企業都很有實力,但在品牌打造上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香港可以發揮自己溝通中外的特長,充分挖掘、實現內地企業知識産權的國際性價值。

    據介紹,香港貿發局和文化部就文化産業已進行多項合作,引入先進的文創理念,推行文物影像的商業授權,激活文化遺産的商業價值。

    方舜文介紹説,去年香港貿發局協助多家廣東企業組團,赴美國加拿大招商,共簽訂67個項目,簽約金額21億美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但現在我們很樂意為內地企業服務”。

    展望未來,方舜文對香港服務業的前景很有信心。她認為,隨著CEPA項下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措施的不斷落實,“十二五”期末兩地將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這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機會。

    她同時也提醒香港業界,在內地取得很大收益的同時,還應努力了解、適應內地的環境,提升自身競爭力,不能一味依靠中央惠港的政策利好。“例如會計、法律、醫療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在全球都是競爭激烈的行業,應尊重內地的監管政策,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 呂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