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多舉措探索精準扶貧 逐村逐戶建檔立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1:35 來源: 廣西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5月27日,記者在田東縣採訪時,點擊進入該縣“信用評級與精準扶貧管理信息系統”,國家級貧困村祥周鎮均寧村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貧困人口215人,輸出勞動力98人,需搬遷72人;隨意選中其中一位貧困戶阮美好,其家庭收入、民間借貸和貧困原因,甚至連家庭的通電、燃料、飲水、廁所等情況都有清晰的記錄。

    “精準扶貧,必須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改變以往‘撒胡椒面’和‘大水漫灌’的做法。”百色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説。今年3月,百色市在田東縣均寧村和隴造村開展精準扶貧試點,目前已完成精確識別貧困人口、精選脫貧路子、幫扶措施建立和管理措施完善等工作。

    百色市對貧困對象實行整戶識別,將貧困人口規模逐級分解到村,以農戶收入為基本標準,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村民民主評議、公示公告、逐級審核,按照“貧困戶申請-村委會審查-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扶貧辦復審-填寫《貧困戶登記表》”的流程進行識別,內容包括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幫扶需求及規劃、幫扶措施、幫扶成效6個方面。今年8月底前,百色將完成全市102.44萬農村扶貧對象的識別、建檔立卡和信息化等工作,為全區實施精準扶貧探索新路。

    精準扶貧離不開扶貧資金的精準投入。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鳳山縣,針對以往扶貧資金“少、小、散”、投入缺乏準確度的情況,先行先試,集中財政、發改、移民、民政、扶貧等部門的資金,以及市場和社會幫扶的投入,探索實施“整合資金、下放項目”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該縣由縣黨建領導小組牽頭,所有涉農部門全面梳理和篩選本部門項目資金,統一打包;把扶貧項目實施權、資金依法使用權、項目利潤分配權下放給基層,上級部門不干涉下放項目的承建、項目資金的使用和屬於基層的具體管理事務;同時強化兩級監督,即強化縣直部門監管和基層群眾監督。紀檢、審計和項目主管部門組成縣級項目監督工作組,不定期開展指導、督查,引導群眾組建村級項目監督工作組,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今年一季度,鳳山縣共整合資金2062萬元,實施扶貧項目36個,項目覆蓋全縣所有鄉鎮、村(社區),受益人口達14萬以上。 (記者 韋繼川)

責任編輯: 葛燕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