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質量決定生命的質量。隨著群眾對飲水安全問題日益關注,加上一些地方污染加重、生態惡化,許多農村居民正為“喝好水”發愁。 2011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江西省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近年來,江西省開始在樂平等地加快推進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去年底,江西省在全國率先啟動以縣為單位編制農村自來水規劃《江西省農村自來水工程規劃報告》,並通過審查…… 讓農村飲水更安全,江西在全國“先行一步”。 近期,記者來到宜春、吉安、贛州、上饒和景德鎮等設區市共6個市縣的農村一線採訪,探尋江西為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所做的不懈努力。 盼望喝上方便安全放心水—— 仍有424萬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 國家制定的農村飲用水安全衛生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證率四項指標。據2009年統計,全省58%的農村居民共1996萬人,以及228萬農村學校師生存在飲水安全問題。經過多年的努力,江西省許多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但目前納入國家規劃的仍有424萬農村居民和103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受生産、生活污水不達標排放及農業面源污染的影響,近年來,農村水環境還日趨惡化,飲用水源污染狀況在日趨嚴重;江西省重金屬污染區內有24萬多農村人口面臨飲水安全問題。記者在德興市水利局採訪,見到大茅山區居民遞交的一個報告。當地居民稱,從2011年開始,由於大茅山附近村民開挖石煤,私自建設攔水壩,導致水源減少,居民生活用水緊張,要求解決飲用水問題。近年來,一些地方由於水源受到污染,出現飲用水污染物超標現象,不時被媒體報道。 目前,全省未納入國家農村飲用水安全規劃的農村居民仍有1000多萬人,不同程度亟須提高飲水安全標準。高安市楊圩鎮路口村村民雷輝前幾年打了一口5米深的水井作為飲用。記者現場見到,水井10多米開外就是一口大水塘,水塘邊還有一個化糞池,村民們在塘裏清洗農用器具。 水利專家介紹説,目前,利用敞口水井及壓水井取水,在農村隨處可見。由於使用年限長,加上周邊環境改變,水井極易受到污染。在安福縣楓田村下店村小組村民王根生家中,記者見到,他家房前水塘漂滿各式各樣的垃圾,散發臭氣,而供全家飲用的壓水井就在屋後。德興市黃柏鄉黃柏村村民徐秀金説,她家的壓水井使用近20年。記者見到,水井旁不遠處就是豬舍,水質難以保障。 與全國大多數省份相比,江西省農村集中供水率偏低,僅為47%,大大低於73%的全國平均水平。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以及安全飲水意識的覺醒,更多群眾迫切希望能喝上方便、乾淨、安全的自來水。 從“有水喝”到“喝好水”——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急需“升級版” “洗臉是尊嚴,喝水是人權。”第六十四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佈享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項人權。 一直以來,江西省對解決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省水利廳廳長孫曉山介紹説,新中國成立以來,江西省農村居民飲水經歷了從“有水喝”到“好喝水”,再到“喝好水”的根本轉變,先後經歷了“初始階段”(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起步階段、解困階段(2000年至2004年)、安全階段(2005年至2012年)。當前,全省進入發展農村自來水的階段。 2005年以來,全省已累計投入資金79億元,1571萬農村居民和150多萬農村學校師生喝上“安全水”,減少了疾病發生率,促進了群眾身心健康,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農民生活質量提高了,農村社會更和諧。 “江西省農村飲水安全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受資金等因素制約,原先的供水工程特別是2009年前實施的小型供水項目存在‘散’、‘亂’、‘漏’等問題。”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説,這些供水工程項目規模小、供水量小,點多面廣;工藝流程不全,消毒設施簡陋甚至缺乏;無專業專職管理人員,服務水平低;水量水質易受季節影響,供水保證率低。許多項目效益低下甚至虧本,導致無法運轉。 在會昌縣周田鎮河墩村饒屋村小組,一處投資6萬元、設計日供水40噸的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報廢好幾年了。村民反映,由於水井抽取淺層地下水,水質難以保障,後因無人管理而廢棄。據水利部門介紹,僅會昌縣2005年前後就建成這類項目100多個,整個贛州市有3000個;而全省這類小型供水工程多達近6萬處。 由於分散實施,大量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標準、管理模式、供水價格、取水水源點、水的質量等都不統一。由於管理不到位,供水保證率不高,安福縣楓田鎮楓田村一處2009年竣工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基本荒廢,村民只得繼續使用原先的壓水井。 小型農村飲水項目雖然數量多,但供水覆蓋面窄,許多農村居民被“遺漏”了。還有一些地方經濟發展迅速,原先建成的供水工程規模小,無法滿足居民需要。高安市楊圩鎮由於地下水沉降,水源緊張,鎮上一處供水工程水井內水深不足40厘米。據水廠負責人介紹,鎮上近年來人口增加迅速,達到1.5萬人,每天需水量達5000噸,而水廠實際供水能力不足400噸,只能在早中晚三餐飯時間斷斷續續供水,鎮裏工業企業生産也受到影響。 省水利廳一項調查表明,由於建設標準低、供水保證率低、水質合格率低,加上沒有專業管理,許多2009年前建設的小而散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壽命短、報廢率高,陷入“建設—報廢—再建設”循環,造成了投資浪費。 全省規劃510個供水分區,惠及4388萬人—— 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自來水全覆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2009年,江西省開始推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模化集中供水建設,並在樂平等地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農村自來水。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農村自來水的提法,江西省敏銳感到今後農村供水的發展方向就是農村自來水。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江西省水利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按照城鄉統籌和一體化供水要求,加快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不斷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自來水全覆蓋。 “以前的井水就是燒開了也有難聞的味道。現在直接喝自來水口感也挺好。”在樂平市採訪,許多農村居民對家裏用上自來水感到非常高興。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建成了700余處“千噸萬人”規模農村自來水工程,覆蓋了規劃內飲水不安全人口613萬人,全省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18個百分點。 2012年1月,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衛生廳等6個部門聯合啟動以縣為單位編制農村自來水規劃;景德鎮、新餘、鷹潭三市還打破了縣域限制,以設區市為單位編制規劃。 “農村自來水是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高級階段,關鍵就是要讓農村居民喝上城市自來水。”省水利廳副廳長楊丕龍為記者詳細描繪了農村自來水發展“圖景”——農村自來水建設標準要向城市自來水方向發展,最終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規模上實行集中化、網絡化,以實現優質水源集約利用和合理配置。供水對象向社會化、多元化發展。建設投資從以國家和農民投資為主,向以國家、政府、集體、農民、社會多元化方向發展。管理形式實行企業化、專業化運作,一改以往管理混亂的局面。水利部門則加快向促進城鄉水務一體化的水管體制改革方向發展,進一步規範市場準入、市場監管、市場退出等機制。 根據規劃,全省將劃分為510個供水分區,建設水廠930座,到2020年實現自來水覆蓋人口4388萬人,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81%。專家評價説,這可以大大縮減了供水工程數量,降低了水源地的數量以及保護難度,供水的可靠性和保證率得到大幅提高;逐步形成集中化、網絡化的供水局面,可讓農村飲水方式發生質的飛躍。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