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貴州“解”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9 07:1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路好,車比預計到得早。薄霧中,白墻灰瓦新磚房,不見一間杈杈房。遠處,綠松林、杜鵑花,不復往日石旮旯。

    海雀的春,晚了一點,卻格外濃郁。

    這裡是烏蒙山深處,海拔2300米,距縣城89公里。

    “苗族大娘安美珍一家4口,只有3個碗,斷糧5天了。”29年前,一份內參,驚動北京。僻遠小村,由此開啟減貧脫貧的絕地反擊。29年過去,安美珍92歲,亮亮堂堂三間房,鍋瓢碗盞滿噹噹。全村人均年收入,從33元增到5460元,森林覆蓋率,由5%升至70.4%。

    海雀巨變,是扶貧攻堅貴州實踐的生動樣本。更多的變化,讓人一路行走一路品咂。

    以前愛喊窮,如今不叫窮。

    88個縣市區,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全省每4.4個農村人口,就有1個貧困戶;全國每9個貧困人口,就有1個在貴州。

    窮,是客觀存在。

    會哭的娃兒有奶吃。戴慣了貧困帽,冬暖夏涼,捨不得脫。

    而今不叫窮,為啥?制度創新釋放了幹部,改革紅利轉變了群眾,歸根到底,激發了內生動力。

    先轉指揮棒。貧困縣考核,主要看減貧成效。

    “以前省裏定項目,喊窮才能吃上口可能不對味的奶。現在審批權下放,甩開膀子,哪樣對路幹哪樣。” 改到深處是利益。扶貧項目管理機制一變,黔東南丹寨縣扶貧辦主任楊文健有了體會:目標、任務、資金、權責“四到縣”,琢磨好事,錢自然就來了。

    海雀所在的畢節市赫章縣,人人爭學“核技術”,熱議“核基地”。産業扶貧,讓小小核桃擦亮品牌,遠銷海外。而就在幾年前,號召種樹致富,有人張口就喊村幹部,“幫我把坑先打好”。

    改革攜來新事物。梵凈山下,江口縣寨沙村楊元菊家,碰到金融扶貧這個新玩意,就鬧過笑話。前年,縣裏推生態移民,整村遷到山外辦起農家樂。楊元菊屬“沒錢戶”,縣上早有考慮: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縣政府成立擔保公司,省財政負責3年貼息。政策好歸好,一算賬又糾結:貸了款、蓋了房,一下就欠18萬。左思右想,轉過街角貼了張大字報:這18萬,政府幫我還!

    現在回想,楊元菊直臉紅:“去年收入40多萬,18萬貸款算個啥……”

    新感覺來自新定位。

    “扶貧是全省頭號民生工程,我是貴州最大的扶貧辦主任!”一見面,省委書記趙克志笑言。

    既為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貴州開始重新掂量扶貧。今天,扶貧之於貴州,不是一項工作,而是全局和戰略;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民生之首、發展之要、趕超之策。

    跳出扶貧看扶貧,最大的扶貧是發展,最深的動力在改革。

    貧困縣考核機制、精準扶貧機制、扶貧項目管理機制、資金分配使用管理機制、金融扶貧機制、同步小康駐村幫扶機制,六大改革啟動。一場攻堅戰,在大西南的崇山間鋪開——

    七成專項資金用於産業扶貧,1000萬畝蔬菜、600萬畝茶葉、300萬畝中藥材,700萬畝核桃,刷新大山面目。

    依託100個示範小城鎮,2013年轉移貧困人口25萬,新增就業55萬。

    壓縮5%行政經費,120億元投入教育扶貧,全省中職全免費……

    大格局,破困局。城鄉互動,産業拉動,龍頭帶動。過去兩年,貴州減少貧困人口404萬。

    發展的邏輯理順了,幹部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扶貧或許是永遠差錢的事業,幹部不再是只懂分錢的角色。畢節市委副書記胡吉宏定點幫扶海雀。全村213戶,戶戶上門,一戶一策。過去“二傳手”,上頭給的轉給下頭;現在呢,六個到村到戶,爭當“前鋒”,衝在前頭。

    六個到村到戶,是省上統一提出的。結對幫扶、産業扶持、教育培訓、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移民、基礎設施等到村到戶,核心四個字: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好比滴灌,駐村幹部就是滴灌的管道。”省長陳敏爾介紹,去年全省3萬幹部駐村,今年翻一番,5.5萬多人,1.1萬多個工作隊,覆蓋全省9000個貧困村,不脫貧,不脫鉤。

    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是感情也是能力。

    “結對幫扶到村戶,海雀走進好幹部,真心實意來扶貧,屁股粘土坐得住……”山歌聲中,告別海雀。

    行走貴州,解碼扶貧。扶出的是志氣,夯實的是人心。(記者 胡 果 萬秀斌 肖潘潘 楊 彥)

責任編輯: 葛燕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