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6月9日電(記者 王井懷)“掘進工作面的局扇沒在相應位置,怎麼保證通風?”“這個防爆電話為啥打不通?”“光線這麼暗,出現冒頂跡象你怎麼發現?” 走在陰涼幽暗的靈石縣張家峪石膏礦井的巷道裏,山西省三晉安全行檢查督導組人員邊走邊查,手電筒照亮了一處處黑黢黢的礦井,也照出了一個個隱藏在“地下”的事故隱患。 “馬上改。”隨著督導組一步步深入礦井,張家峪礦負責人張茂堂口中的各種理由和解釋慢慢變成了簡潔的“馬上改”三個字。 今年6月是全國第13個安全生産月。三晉安全行檢查督導組的第一站來到了山西省的石膏礦大縣靈石。兩天時間裏,督導組抽查了四家非煤礦山企業,經專家認定後,兩家整改、兩家停産。 “按以前的治理經驗,僅憑發現的這些問題就讓企業停産整頓是嚴了些、重了些。但與礦工的命比起來,逼企業停下來仔細排查隱患,就不是小題大做了。”走出礦井後,晉中市安監局副局長白瑞豐説。 事實上,由類似問題造成的血的教訓已不止一次。2005年河北邢臺發生石膏礦坍塌事故,造成32人死亡。2008年,山西襄汾“9·8”特別重大尾礦庫潰壩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蹤。 而據近日國家安監總局對2001年以來的全國非煤礦山生産安全事故的統計,中毒窒息、火災、透水、爆炸、冒頂坍塌等十類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佔非煤礦山事故總量和死亡總人數的六成以上。 白瑞豐介紹説,多年來,地方政府在煤炭行業積累了一整套的安全標準,“與之相比,非煤礦山安全生産的基礎比較薄弱,礦工安全意識也較差,亟須我們提高非煤礦山的安全治理底線”。 此外,停産也是給人們的安全意識敲響警鐘。“從企業臺賬來看,許多問題在以往的安全檢查中提過多次,然而一直沒有落到實處。這次殺雞用了牛刀,對提高企業的安全責任意識有重要意義。”督導組成員、太原礦山設計院工程師陳玉傑説。 一齣礦井,督導組便立即發出了對張家峪石膏礦的停産整頓督察令:立即停止井下作業,撤出井下所有人員,在整改驗收後,方可進行生産作業。 殺雞用牛刀,效果很有效,屢“查”屢“提”的隱患終於在這次排查後走到“改”這一步。檢查後的第三天,張茂堂對記者説:“9項修改意見已經完成了7項,20日前肯定全部消除這些隱患。不改完決不開工。”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