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大荔縣農民“袖手旁觀”迎“三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10 15:3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西安6月10日電(記者 梁娟 丁海濤)又是一年“三夏”時,陜西省大荔縣趙渡鎮的田裏卻看不到村民們收割的身影。富民村三組的潘中合站在自家150多的麥田邊“袖手旁觀”,收割機、拖拉機、秸稈打捆機、播種機和加油車等正在田裏轟鳴忙碌。

    “連收帶種,半天時間就完了,秸稈順手就賣了。麥子收得幹,轉身就能賣給收糧的。今年收成不錯,一畝1000多斤,價格也不錯,每斤1塊1到1塊2毛錢。現在就剩下數票子啦!”潘中合悠閒地説。

    潘中合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當地“夏收”就全部機械化了。以前收割、打麥、晾曬、施肥、播種,“三夏”全家人至少得忙半個月。

    給潘中合幹活的這幾台機器是村裏明堂秸稈農機合作社的。據合作社負責人介紹,村民們採取籌資方式購買了收割機、運輸機、打捆機、播種機等50臺動力機械,然後加入合作社,一畝地收割、打捆、播種一條龍服務收費40元,秸稈賣到附近的一家生物煉油廠,每畝再返農民10元錢,農民每畝地只掏30元。

    據大荔縣農業局副局長雷孟師介紹,今年全縣小麥收穫面積61.5萬畝,産量約20萬噸,預計比往年增産20%。基本上都採取機械作業,大概5-7天全縣的“夏收”工作就全部結束了。

    “收割這麼悠閒,其他農時呢?”記者好奇地問潘中合。

    潘中合説:“這些田地灌溉仍需要人工作業,還是挺麻煩的,要是有了那個傢伙,就真是悠閒了!”

    潘中合手指的方向,是大荔鑫坤果蔬專業合作社的5000畝麥田,一組指針式噴灌圈設備正在工作。李秀芳理事長介紹説,今年在關中地區率先使用的指針式噴灌圈,一天時間一套設備就可以噴灌1000畝田地,在這塊田裏共有5組設備,5000畝地噴灌一次一天就結束了。為安裝這5組設備合作社投資了8000萬元,但是可以用15年,不管種啥莊稼,都可以用,根本不費人力。

    據記者了解,這塊田裏種的是正在試驗中的小麥新品種,現在還沒有正式命名。這種小麥明顯比潘中闔家的小麥稈高、穗長、麥粒飽滿,雖然還沒有完全成熟,但産量預計遠遠超過普通品種。

    李秀芳是在北京做果蔬外貿的大荔人,為了保證出口果蔬品質,就在家鄉成立了合作社,承包了2萬畝土地從事種植和外貿。她採用的一些現代化生産方式給當地農民很大觸動,引來農民紛紛效倣。

    説到秸稈煉油,在雷孟師的引領下,記者來到陜西瑛基量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看到有兩套高約30米的設備正在運行。各種農作物的秸稈進入這些設備後,循環用水高溫燃燒,出來的就是工業燃油和炭粉。

    公司經理劉永紅説,農作物秸稈是公司的主要原料,大荔縣每年産各類秸稈資源100萬噸。他還打算再投資兩套生産線。

    一望無垠的金黃色麥田,與往年沒有不同。但只有走到田間地頭,才能發現農民“夏收”和種田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正在改變著農村人的生産生活方式。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