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英前夕,李克強總理16日在英國主流媒體《泰晤士報》發表題為“中英正走在共贏的道路上”的署名文章。對此,該報同日在頭版配發文章稱,李克強的文章標誌著一場“展示真正中國的運動”已開始,中國作為世界重要國家,將為維護和平與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李克強2011年以來十多次在外媒發表署名文章,似乎特別偏愛英國媒體,其中在英國《金融時報》就有三次,去年11月他又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文,如今他又在英國《泰晤士報》發文。當然,這可能與英國媒體影響力巨大,且英語乃世界通用語言有關。 縱觀李克強這十多篇文章,其實都有一個玄機,那就是向世界傳遞一個真實中國的形象。長期以來,外面世界對中國的印象,總免不了走兩種極端:一方面是認為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伴隨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稱霸的可能會越來越高,由此演繹成中國威脅論;另一方面認為中國是一個相當糟糕的國家,無論是腐敗還是污染,還是貧困狀況都讓人不敢恭維,由此演繹成中國崩潰論。 其實,這兩種傾向都不利於看到一個客觀公允的中國,想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是需要兩廂平衡的聲音。李克強在《泰晤士報》上的文章就提到此行訪英,就是要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改變誤解和緩解疑慮。他的文章既談了中國的發展成就,比如經濟穩定發展,還表示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同時,文章也談了中國的發展短板,比如2億貧困人口,城鄉發展很不平衡,還有相當大的經濟下行壓力。 這才是真實的中國,李克強出訪並不需要“炫富”,也不需要“哭窮”,讓世界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得出一個平衡的印象,也是政治領導人的責任。李克強通常在出訪前發表署名文章,每每都能引發國內外媒體的頻頻關注、紛紛解讀,甚至取得“先聲奪人”的效果,猶如一個免費的國家形象廣告。 當然,這些文章在展示真實中國形象之外,通常也會有針對一些國際社會關注的領域表達中國態度。比如去年5月,李克強在德國《時代》週報發文就提到“中德之間出現不一致怎麼辦?”他給出了“求同存異”的答案。又比如去年11月,李克強在《每日電訊報》發文就回應外界唱衰中國的言論,尤其是針對那些預測中國經濟“硬著陸”的觀點,發出了自信的中國聲音。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國不斷向外學習,甚至可以説,中國對外在世界的了解要比外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要多。過去,中國需要傾聽世界的聲音,如今,世界也需要傾聽中國的聲音。政治領導人通過刊發署名文章,其實完整傳遞中國聲音的好辦法,它比接受媒體採訪更全面和從容。 在不少署名文章中,也不忘對即將訪問的國家做一些讚揚。比如此番稱讚英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英國經濟實力強勁,擁有活躍的金融系統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能源和環境保護方面居世界先列”。比如“讚賞德國為推動歐洲經濟復蘇所作的貢獻”,又如在泰國《民意報》刊文稱“泰餐、泰劇、泰國體育日益為中國人民喜愛。” 顯然,這些話是説給那些國家的國民聽的,這既是政治領導人拉近與訪問國家公民關係的辦法,也是為兩國政府和企業開展進一步合作爭取民意支持。唯其如此,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關係才會變得良善和諧,這正是:一篇小文章,釋放大能量。(田享華)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