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裏的和平 李克強英倫話雙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18 15:21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17日下午,李克強總理攜夫人程虹與卡梅倫夫婦在首相府花園中共進下午茶。和煦的陽光、習習的微風、精美的茶點,兩國總理品茶敘舊,歡愉共享。在嚴肅緊張的外交活動中穿插些輕鬆時刻的做法近來頗為流行,受訪國往往會選擇最能代表本國生活風尚的活動來招待賓客,表現親民姿態,展現一國文化。前些日子習近平主席就備了中國傳統家宴來款待美國第一夫人,而這次英國首相則拿出了享譽全球的英國下午茶來招待中國貴客。

    無論是華茲華斯的詩篇,還是簡·奧斯汀的小説,或者最近風靡的英國電視劇,英國紳士淑女品味下午茶的優雅無疑是英倫三島最具魅力的一抹風情,但少有人知道這英倫風情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7世紀末“飲茶皇后”凱瑟琳掀起了中國茶潮流,中國茶葉遠渡重洋登陸英倫。對中國茶的狂熱一開始只局限于英國貴族,而隨著中國茶的大量輸入,下層人民亦能夠抿茶品香。全民飲茶的風尚深刻地影響了英國的歷史,英國人的飲食從17世紀早期的冷肉、魚和啤酒變成了茶葉普及之後的麵包、土司和中國紅茶,舌尖上的改變為英國創造出大批精神奕奕的工人和頭腦清醒的商人,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到了1840年,酷愛下午飲茶的貝德芙公爵夫人無意間為英國創造出“下午茶”這個馳名世界的文化品牌。

    也正是在“下午茶”誕生的這一年,鴉片戰爭在世界的另一頭爆發了。難以置信的是,一場給中國帶來深遠影響的戰爭與一個愛喝下午茶的英國貴婦竟然密切相關。兩百年前,中國是唯一的茶葉出産地,英國是歐洲最大的茶葉需求市場,茶葉逐漸成為中英貿易中的最大宗,而英國人也不得不為之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巨量白銀流入中國。為了平衡貿易逆差,18世紀末東印度公司開始向中國輸出鴉片。“鴉片——白銀——茶葉”構成了當時中英貿易的主要形態,這種不正當競爭則讓中國陷入了“無可籌之餉,無可用之兵”的境地。此後的歷史為人熟知,史學界也有人將鴉片戰爭稱為“茶葉戰爭”。

    “茶葉戰爭”被視作大國更替的轉捩點,而在今天,我們雖不能小覷茶葉對歷史的深刻影響,但也不應把“原罪”歸結于茶葉,因為只有在一種缺乏尊重理解、不懂互利共贏的國際模式中,圍繞著小小茶葉的爭端才會被放大成國家間的兵戈相見。這種國際模式一度主導著舊的國際關係,使得人民陷入苦難、世界沉淪不義。

    如今,鴉片戰爭的硝煙已散去近兩個世紀,人類歷史又運行到新的關口。一方面,我們看到舊的歷史邏輯仍在負隅頑抗:還有人試圖以偏見看中國,以對抗待中國,但都遭到堅決反擊,妄為者飽嘗苦果;另一方面,我們又發現新的實踐已在開始:去年卡梅倫首相一改舊策,率眾訪華,今年李克強總理來而有往、以禮相待。140億英鎊訂單的簽訂,金融、核電、基建、文化等各領域合作文件的簽署,雙方大踏步走在深化“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道路上,共同致力於增進政治互信,尋求經濟共贏,促進文化交流,推動世界新格局。

    當今世界,挑戰和分歧仍然存在、衝突與對抗仍未消失,在這樣的新舊曆史交替背景下,李克強總理與卡梅倫首相的下午茶顯得尤其意味深長,歷史仿佛輪迴,中英關係又一次濃縮在茶葉的故事裏。只是在舊的年代,茶葉給兩國帶來了戰爭,給中國造成了苦難;時至今日,雙方則享受著祥和的下午茶時光,在對話與協商中解決問題,在“共同增長、包容發展”中推動新型大國關係。中英政府首腦的下午茶無疑讓人瞭望到希望的曙光,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沒有任何事情能讓我們背棄和平。”(陳澹寧)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