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走新型職業農民之路既艱苦又幸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24 13:2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南寧6月24日電(記者程群、翁曄)“農業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只有走專業和職業化道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才能將農産品的市場化和資本化進一步拓展。”廣西貴港市港南區神川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譚仲清説。 

 

畢業于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譚仲清,今年年初與幾個大學畢業生一起,以技術和資金入股的形式,與夏裏村農業合作社簽訂合約,進行蔬菜的科學規模化種植。

“畢業後當農民,其實也是我們幾個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譚仲清説,相比傳統農民而言,他們大學生創業團隊有著技術上的優勢。

在譚仲清的農業基地,用的都是水肥一體化膜下滴灌系統,效率比農民傳統的方法高出幾十倍。在種植方式上,大量採用嫁接苗、平棚種植等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如今,基地種植的苦瓜、絲瓜、茄子、辣椒已開始成熟,一部分已經上市銷售。

譚仲清説,大學生創業團隊有幾位成員並沒有固定工資,只有效益分紅。地裏種出的蔬菜賣出後,合作社有了利潤才按股份分成。只有這樣才能讓大家全身心投入,而不僅僅是農業技術上的指導而已。

大學生創業團隊之所以選擇夏裏村,源於這裡去年展開的大規模水田“以小並大”土地流轉。夏裏村共有478戶村民,有近5000塊小水田,有的田不足1分大,田碎難耕。小田逐漸整合成800多塊大田,而村裏60%以上的農戶同意把田流轉給合作社經營。

“土地成片規模化,有利於機械化耕作和科學管理。”貴港市農業局副調研員潘渺説,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極大地解放了生産力,為譚仲清這樣有專業技術的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提供了廣闊平臺。

夏裏村村民李耀楷在土地“以小並大”後,將分得的10畝田流轉給村裏合作社經營。李耀楷説:“大學生加入合作社後,我們才認識到什麼叫做科學種植,才知道大棚技術怎麼搞,大學生讓我們看到了農業發展的希望。”

談及當農民的這段經歷,譚仲清用“既艱苦又幸福”來總結。“我們沒有週末,沒有法定假日,只有下雨天才可以休息。不過,我們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在追逐自己的理想,這個過程是幸福的。”

“為了讓土地得到更充分利用,我們準備進行鋼結構大棚改造,這樣蔬菜産量和質量能夠得到更好保證。完成全部改造,預計需要100多萬元的資金。”譚仲清説,現在創業團隊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短缺,希望國家在大學生創業上能夠有更多資金、政策上的支持。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