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 陳斌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30日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暢談了此次赴臺參訪的成果和體會。 問:張主任此訪得到兩岸輿論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您自己怎麼評價此次訪台的成果和意義? 答:我此次率國臺辦參訪團赴臺,是國臺辦主任第一次到訪台灣,是65年來兩岸關係的重要突破。兩岸關係能跨出這歷史性的一步,凝聚了幾代對臺工作者的心血和付出,得益於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開創出的和平發展局面。兩岸輿論普遍認為,這一步對於推進兩岸交往制度化,增進兩岸民眾的相互了解,增強社會各界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此次赴臺,與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王鬱琦舉行了第二次正式會面,雙方就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和進一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交換了意見,並達成了7個方面的共識。雙方都表示,要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進一步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更好地回應兩岸民眾期待,不斷造福兩岸民眾。這有利於兩岸雙方準確把握形勢,保持良性互動。 與此同時,我利用難得的機會,盡可能廣泛接觸台灣村里長、中小企業、農漁會、大學生、宗教界、泰雅鄉親、大陸配偶、統派人士、專家學者等各界基層民眾,實地了解他們的生活和想法,當面聽取他們對發展兩岸關係的看法和建議。我還特別走訪了當年遭受“莫拉克”風災的小林村村民,參觀了他們重建後的家園,轉達了大陸汶川地震災區小學生的信件,傳遞了兩岸同胞在災難面前相互援助、相濡以沫的骨肉親情。通過交流,我深切感受到大多數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持和肯定,對進一步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熱情和期待。同基層的深入交流有助於準確把握台灣的社會心理,也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此外,我先後與新北市長朱立倫、高雄市長陳菊和台中市長胡志強分別會面,就兩岸關係和城市交流等議題交換意見。三位市長都充分肯定近年來兩岸關係在和平穩定的基礎上正向發展,給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希望加強市政建設交流、進一步擴大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海空運直航和採購台灣農漁産品等,希望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成為當地促進經濟發展和提升民眾福祉的助力。 問:在與王鬱琦的會面中,雙方對推進兩岸關係發展達成了哪些具體共識?下一步怎麼落實會面成果? 答:雙方達成積極共識的事項包括:繼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推進ECFA後續商談進程,儘快啟動共同研究工作,務實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與可行途徑;繼續協商海協會與海基會互設辦事機構,在就探視問題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基礎上,務實妥善解決其他遺留問題,儘早完成協商;繼續積極推動研究解決大陸旅客在台灣中轉和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往來的問題,支持兩岸有關方面通過適當渠道適時進行溝通;繼續共同培育兩岸旅遊市場,努力維護旅遊品質,推動兩岸旅遊業健康有序和可持續發展,支持兩岸有關方面適當擴大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繼續擴大深化兩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大力支持開展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學生交流等。這些事項涉及到兩岸民眾的切身福祉和權益。下一步,國臺辦和陸委會將繼續保持溝通聯絡,通過適當渠道逐步推動落實。 問:這次訪台中您具體聽到了哪些來自台灣基層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想法和意見?大陸方面下一步對推進兩岸關係有什麼新的政策舉措? 答:通過與台灣各界和基層民眾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台灣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為兩岸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應該繼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在聽取意見中,台灣民眾對進一步加強及改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直航、採購台灣農漁産品、便利兩岸民眾往來、保護臺商投資權益,深化兩岸宗教交流、少數民族交流、民間信仰交流、青年和學生交流、社區基層交流,持續推進兩岸農業合作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對這些意見和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制定和完善有關工作措施。 通過此訪,我們進一步增進了與台灣民眾共同攜手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信心。我們將繼續堅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落實“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兩岸民眾。 問:媒體注意到,在您與王鬱琦的會面中,雙方都表達了對兩岸關係中存在的一些政治分歧問題的看法。您是怎麼看待這些分歧的? 答:毋庸諱言,由於歷史等原因,兩岸之間長期存在著一些政治分歧。對於如何處理和解決這些分歧,我們領導人已多次闡明了我們的看法和主張。我們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與台灣方面平等協商,共同探索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此,我們的態度是積極和開放的。我還表示,雙方在探討解決這些分歧的同時,應努力避免這些分歧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帶來干擾。 在涉及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態度是鮮明的。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不能搞“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 問:您此次訪台,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歡迎,現場也有許多團體和民眾表達歡迎之意。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抗議的聲音和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您如何看待? 答:我是帶著真心和誠意去台灣,用心去接觸、去傾聽、去溝通的。我們注意到,行前台灣各界人士就已紛紛表達對我們參訪的歡迎之意。所到之處都有群眾歡迎的感人場面。在與台灣各界鄉親的直接接觸交流中,我更加感受到他們的熱情好客和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熱切期盼,這是我此次台灣之行最明顯的感受,也使我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當然,也有少數人有不同的聲音,甚至出現過過激行為,引起社會輿論的批評。有許多台灣朋友告訴我們,絕大多數台灣同胞都是淳樸善良的,這些個別人的行為不能代表大多數台灣民眾,更不代表台灣的主流民意。為了不影響台灣普通民眾的正常生活,避免出現流血衝突,我們對最後一天的參訪行程作了適當調整。如我沒有去成鹿港天后宮,就委託代表前往贈送漆器媽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問:此次訪台已經結束,您對台灣社會有哪些新的認識? 答:在4天3夜的行程中,我有幸深入台灣基層社會,接觸台灣各界民眾,近距離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和所思所盼,聽取他們對發展兩岸關係的看法和建議。我突出地感受到,在媒體報道的熱鬧喧囂的顯性社會之下,還有一個日常的、真實的、具體的隱性社會。而這一隱形社會才是支撐台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了解台灣,必須走進這一社會,並準確把握其脈動。這也是做好對臺工作的重要切入點。 連日來,兩岸及海外媒體對我此次訪台進行了大量報道。大家非常努力,也十分敬業,借此機會,我再次向各位媒體朋友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感謝。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