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中瑞自貿協定給中歐合作帶好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1 21:4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日內瓦7月1日電(新華社記者 王昭)7月1日,《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是中國同世界經濟前20強國家達成的首個自貿協定。這一注重可持續發展與知識産權保護的協定不僅將提升中瑞兩國經貿合作水平,更將起到示範作用,促進更多國家與中國合作謀劃發展之路。

    中瑞自貿協定是互惠雙贏的協定。協定涵蓋傳統貿易、服務、金融、知識産權等多個領域,雙方同意給予對方絕大多數産品零關稅或低關稅待遇,並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進程,既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促進企業競爭發展,更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

    于中國,瑞士技術雄厚、創新力強,在精細化工、機械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中國引進瑞士先進技術與設備,不僅有助於産業升級,還能借助瑞士這樣的“歐洲橋頭堡”拓展與歐洲其他國家的經貿網絡。在深化自身金融改革的背景下,中國可從金融業高度發達的瑞士借鑒現實經驗。

    于瑞士,借助自貿協定,瑞士得以在廣闊的中國市場繼續提升“瑞士製造”的競爭力,並通過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帶來的“滾雪球效應”,探求更多商機。

    中瑞自貿協定中兩大新意尤為突出。

    其一,協定關注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瑞自貿協定中規定了雙方在環境方面合作的目標、方式、資金安排等細節。中國可借鑒瑞士經驗,加強與瑞方在環境友好型技術方面的轉讓合作。

    其二,在中國對外商簽的自貿協定中,中瑞自貿協定首次明確規定了知識産權保護的具體權利和義務,突破了之前中國自貿協定知識産權章節只包含原則性條款和合作等宣示性條款的做法,增強了權利人保護的透明度和便利性。

    毋庸置疑,中瑞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將促進雙方繼續增進了解與信任,為兩國經貿合作帶來豐碩成果。

    中國在中瑞自貿協定談判過程中積累的實用經驗,也將有助於今後與其他發達經濟體進行自貿協定談判。

    需要指出的是,中瑞雙方在談判中相互照顧對方關切,體現出高度靈活性,最大程度上“求同”。例如在知識産權方面,中方既照顧了瑞方在環境和知識産權等方面的高標準,瑞方也考慮到了中國實際發展水平和目前可接受的程度。

    同日,《中國-冰島自由貿易協定》也正式生效。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歐洲國家將能深刻感受到中國的務實態度和中國市場的美好前景。希望正在與中國進行自貿協定談判的其他經濟體借鑒瑞士與冰島的經驗,懷抱誠意推進談判進程,早日與中國簽署互利共贏的自貿協定。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