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決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改革試點,引發參會者的熱烈討論。有人稱此“非常有含金量”,還有人評價,這是對科技工作者的“重大利好消息”。會議決定,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選擇部分中央級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的改革試點。李克強強調,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切實釋放科研人員創新創造活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改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文件”,讓科技人員可以入股、拿期權 在本次常務會議之前,對科技成果創造作出重要貢獻的機構、人員給予更多激勵,一直是李克強反復強調的觀點。一個月前的國務院常務會上,在研究討論人才培養相關議題時,李克強曾經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寫入幾條明確的措施,“改掉不符合時代要求的‘文件’,讓科技人員可以入股、拿期權”。今年3月,在瀋陽遠大科技創業園考察期間,李克強鼓勵企業負責人要大膽“創新體制”,引導科技人才發揮創新力量,為社會創造財富。“我不干涉你們的分配方式,但我建議,要給科技人員股權。”事實上,早在2010年,李克強任副總理考察中關村時就強調,要在中關村先行先試,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推進科研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制定股權激勵試點方案審批細則”。2日的常務會議上,李克強語重心長地對參會人員説,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就必須向産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而要實現這樣的邁進,就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創新,必須依靠體制機制創新。“沒有體制機制創新,科學技術很難轉化為生産力,也很難支撐中國經濟的躍升。”他説,“要解放思想、拓展思路,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給科研單位“鬆綁”,中國科技發展會有更多突破 李克強梳理了本次改革試點的兩大突破:一是給科研單位“鬆綁”,二是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我們國家是從計劃經濟體制過來的,科研力量基本集中在中央級、省級的科技單位裏。他們創造的科技成果,自己沒有處置權、收益權。”李克強説。他還特別引用聯想集團的發展歷程舉例説明,如果給科研單位“鬆綁”,中國的科技發展完全可能有更多突破。談到“如何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時,李克強説,要通過改革,允許科技人員持有股權、期權,讓創造性勞動的價值得到更好實現。 通過實踐中的探索,進一步推進科研體制改革 討論中,有參會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一位部門負責人提出,如果科研成果的責任人剛好是事業單位的負責人,那麼按現有相關政策,對他的股權激勵,可能涉及“違規”。李克強要求相關部門對此要有細化措施,考慮得週全一些,在逐步推進科研機構“去行政化”的同時,跟蹤改革試點,不斷完善有關政策。他説:“各部門要建立聯動機制,總體上要服從改革這個大方向,齊心協力,通過實踐中的探索,進一步推進科研體制的改革”。李克強最後強調,政府通過期權股權激勵科研工作者,但基礎科學研究,決不能因此受到衝擊。他説:“我們用股權、期權獎勵科研成果轉化者的同時,也要加大力度支持鼓勵那些甘願‘靜下心來做冷板凳’的基礎科研工作者。”(肖楠)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