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是重大的制度創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3 12:48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在我國,有數百家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申請的專利數已位列世界前列,然而與之不匹配的是,我國的大量企業沒有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效益,存在“科研、生産兩層皮”的現象。形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成果處置收益體制機制不夠健全。7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解決這一問題送來了“及時雨”--會議決定深化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這是重大的思想突破和制度創新。

    會議強調,必須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同時,注重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的通道,積極探索把科技成果的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賦予創造成果的單位,進一步為創新創造鬆綁加力。

    這一新舉措把科技成果轉化産生的效益分配權給了科研單位,相信“松了綁”之後的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必將大幅提升,“外行領導內行”的尷尬現象也將被避免。

    會議不僅給出了政策方針,更給出了政策實施的“路線圖”,決定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選擇部分中央級事業單位,開展為期一年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試點。允許試點單位採取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等方式轉移轉化科技成果,所得收入全部留歸單位自主分配,更多激勵對科技成果創造作出重要貢獻的機構和人員,進一步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

    可以預見,在這一年中,這一激勵措施將對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的科研工作者産生深遠的影響。這些科研機構和科研工作者可能不僅會在專家論證會上展現自己的新發現、新研究成果,而且會更為主動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原來被視為“高精尖”的一些技術將走入尋常百姓家。

    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只有理順科技創新的體制,才能更好地保障經濟的高效高速發展。因此,會議將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僅要求科研成果過硬,更要求成果轉化機制順暢、合理。

    會議還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協調聯動,及時跟蹤解決問題,試點成熟後向更大範圍推廣。相較于高校、科研院所,一些高科技企業更企盼著這一政策的“落地”--21世紀以來,在我國企業中已經建設了百餘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研究與生産貼合得更近,成果更易於轉化為生産效益。相信如果這一政策在事業單位中施行成功,在企業的施行更會“水到渠成”。(付饒)

責任編輯: 宋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