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增進戰略互信良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8 10:3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增進戰略互信良機
——訪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侃如

新華社華盛頓7月7日電(新華社記者  劉劼)在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即將召開之際,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李侃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本次溝通將是中美雙方增進戰略互信的良機。

在李侃如看來,經貿投資是兩國推進合作的切實領域。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一旦取得成功,將為雙邊關係的穩定發展注入信心,並帶來巨大共同利益。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本月初在華盛頓表示,近來網絡安全方面的不和諧“音符”不會干擾本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進展,他對本輪高層磋商再次取得成果感到“樂觀”。

他把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列為美方的核心關切之一,但同時指出,指望談判短時間內完成的想法“不現實”,協定談判將是一個長期過程,必須持續參與,保持經濟對話符合美中共同利益。

李侃如認為,BIT談判目前的障礙在於,一方面,中國需要決定能在多大程度上開放那些目前對美國封閉的産業,而美國在這些領域多具備世界級的經驗和專業水準。中國已經發展到高附加值服務業在經濟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的階段。中國政府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許在這些領域引入國外競爭者,理清“負面清單”對中國而言有不小難度。

另一方面,美國也需要考慮如何對待中國國有企業在美投資,應該制訂何種制度讓這些投資遵循市場原則。他認為完成BIT談判需要3到5年,好在雙方目前都在以積極的姿態開展談判。

中美BIT談判始於2008年。去年夏天兩國確定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後,BIT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一年來,中美就如何推進BIT密集談判,今年6月舉行第13輪BIT談判,成果顯著。

談到中方非常關注的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屢遭涉及國家安全審查的問題時,李侃如説,數據説明中國對美絕大部分投資未受到審查,受到審查的案例中大部分通過了審查。安全審查的標準是基於技術、投資地點等因素,而不是投資的來源地。實際上,未通過美國國家安全審查的投資項目大部分來自美國的傳統盟友,而非中國。但是美國的確需要就此問題向中方作出更清晰的解釋,目前的解釋還很不充分。

在被問及中美如何有效地增信釋疑時,李侃如認為目前並沒有神奇的良方。即將舉行的戰略與經濟對話和年底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將為兩國高層交流提供很好的機會。雙方可以利用這些場合探討需要採取哪些步驟,如何借助雙方的誠意和能力來提升信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會見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時説,中美要充分發揮戰略與經濟對話等機制的作用,加強溝通,探討合作,善作善成。他表示,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和相互聯絡遠大於差異和分歧。雙方要始終堅持增進和積累互信,擴大利益契合點,加強合作,多栽花、少栽刺,排除干擾,避免猜忌和對抗。

李侃如説,儘管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中美關係在一些領域發展良好,如正在進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在伊朗核問題、防止核擴散和反恐等領域也有著共同關切。

李侃如認為,網絡安全、雙邊投資等都是雙方開展務實合作、增進相互理解、使自身在對方國家發揮建設性作用的領域。兩國提升對對方政策立場的理解非常關鍵,對推動雙邊關係向前發展具有潛在價值。

責任編輯: 呂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