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0 10:37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王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就2010年至2012年的中國政府對外援助情況進行了客觀、全面的介紹。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進程中,中國堅持把中國人民的利益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支持和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減少貧困、改善民生。中國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發展合作,發揮出建設性作用。

    白皮書説,中國提供對外援助,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不干涉受援國內政,充分尊重受援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和模式的權利。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諾、互利共贏是中國對外援助的基本原則。

    白皮書約1.2萬字,在前一部白皮書介紹對外援助政策、資金、方式、分佈、管理、國際合作等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2010年至2012年中國在穩步發展援外事業、推動受援國民生改善、促進受援國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區域合作機制發展、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情況:

    ——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規模持續增長。其中,成套項目建設和物資援助是主要援助方式,技術合作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增長顯著。亞洲和非洲是中國對外援助的主要地區。為促進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國對外援助資金更多地投向低收入發展中國家。

    ——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對外援助的主要內容。中國重點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促進農業發展,提高教育水平,改善醫療服務,建設社會公益設施,並在其他國家遭遇重大災害時及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加強能力建設和貿易發展,加大對環境保護領域的援助投入,幫助受援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注重在區域合作層面加強與受援國的集體磋商,利用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區域合作機制和平臺,多次宣佈一攬子援助舉措,積極回應各地區的發展需要。

    ——隨著參與國際發展事務能力的增強,中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積極支持多邊發展機構的援助工作,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開展經驗交流,探討務實合作。

    白皮書指出,中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致力於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中國將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堅持正確的義利觀,尊重和支持發展中國家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積極推動南南合作,切實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白皮書最後説,今後,中國將繼續增加對外援助投入,進一步優化援助結構,突出重點領域,創新援助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幫助受援國改善民生,增強自主發展能力。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共享機遇,共迎挑戰,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為人類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2010年至2012年中國共向121個國家提供了援助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陳煒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説,2010年至2012年,中國共向121個國家提供了援助,其中亞洲地區30國,非洲地區51國,大洋洲地區9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19國,歐洲地區12國。此外,中國還向非洲聯盟等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

    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方式主要包括援建成套項目、提供一般物資、開展技術合作和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派遣援外醫療隊和志願者、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以及減免受援國債務等。

    據了解,我國對歐洲地區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以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為主。

    白皮書介紹説,中國共在80個國家建設成套項目580個,重點集中于基礎設施和農業等領域;中國共向96個國家和地區提供物資援助424批,主要包括辦公用品、機械設備、檢測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生活用品、藥品以及醫療設備等;中國共在61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技術合作項目170個,主要涉及工業生産和管理、農業種植養殖、文化教育、體育訓練、醫療衛生、清潔能源開發、規劃諮詢等領域;中國在國內舉辦1951期培訓班,其中包括官員研修班、技術人員培訓班、在職學歷教育項目等,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培訓人員49148名;中國向54個國家派遣55支援外醫療隊,共計3600名醫護人員,開展定點或巡迴醫療服務,診治患者近700萬人次;中國向60多個國家派遣青年志願者和漢語教師志願者近7000名;中國向30余個國家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包括物資和現匯援助,價值約15億元人民幣。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免除坦桑尼亞、讚比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馬裏、多哥、貝寧、科特迪瓦、蘇丹等9個最不發達國家和重債窮國共計16筆到期無息貸款債務,累計金額達14.2億元人民幣。

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近900億元人民幣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安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介紹説,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助金額為893.4億元人民幣。對外援助資金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三種方式。

    無償援助重點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中小型社會福利項目以及實施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物資援助和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等。三年中,中國對外提供無償援助323.2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36.2%。

    無息貸款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社會公共設施和民生項目。三年中,中國對外提供無息貸款72.6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8.1%。

    優惠貸款主要用於幫助受援國建設有經濟社會效益的生産型項目、大中型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較大型成套設備、機電産品等。三年中,中國對外提供優惠貸款497.6億元人民幣,佔對外援助總額的55.7%。

    白皮書指出,援外預算資金由財政部按預決算制統一管理。優惠貸款本金由中國進出口銀行通過市場籌措,貸款利率低於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基準利率,由此産生的利息差額由國家財政補貼。

中國對外援助主要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和改善民生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鄭曉奕)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指出,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減少貧困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對外援助的主要內容。中國重點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促進農業發展,提高教育水平,改善醫療服務,建設社會公益設施,並在其他國家遭遇重大災害時及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促進農業發展方面,中國通過援建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派遣農業專家提供諮詢和開展技術合作、培訓農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等方式,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高農業生産能力,有效應對糧食危機。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建49個農業項目,派遣1000多名農業技術專家,並提供大量農業機械、良種、化肥等農用物資。

    提高教育水平方面,2010年至2012年,為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提升教育水平,支持其教育均衡、公平發展,中國通過援建維修校舍、提供教學設備、培養師資力量、增加來華留學政府獎學金名額、支持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等,不斷加大教育援助力度。2010年至2012年,中國政府共資助76845名留學生來華學習。

    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方面,2010年至2012年,通過援建醫院、提供藥品和醫療設備、派遣醫療隊、培訓醫療人員、與發展中國家共同開展疾病防治交流合作等形式,中國支持受援國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中國援建約80個醫療設施項目,對外派遣55支援外醫療隊,累計3600名醫護人員,在受援國近120個醫療點開展工作。

    建設公益設施方面,為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改善民眾生活條件、開展社會公共活動,2010年至2012年,中國積極援建城市和農村公共福利設施、民用保障性住宅以及社會活動場館,提供相關設備及物資,並開展運營管理技術合作。

    白皮書説,近年來,地震、颶風、洪澇、乾旱等自然災害和戰亂造成的人道主義災難時常發生,造成受災國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産損失。中國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呼籲,及時提供緊急救災物資或現匯援助,並根據需要派遣救援隊和醫療隊,幫助受災國減輕災害影響,儘快重建家園。

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建了156個經濟基礎設施項目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韓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説,中國積極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加強能力建設和貿易發展,加大對環境保護領域的援助投入,幫助受援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2010年至2012年,中國對外援建了156個經濟基礎設施項目。

    在改善基礎設施上,中國援建了70余個交通運輸項目,包括公路、橋梁、機場、港口等;援建了20余個能源項目,包括水電站、熱電站、輸變電和配電網、地熱鑽井工程等;援建了60余個信息化項目,包括光纜電信傳輸網、電子政務網以及廣播電視調頻發射臺等。

    在加強能力建設上,中國堅持“授人以漁”的援助理念,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合作、技術合作、志願者服務等方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發展經驗和實用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人才,增強自主發展的造血功能。2010年至2012年,中國共舉辦1579期官員研修班,邀請其他發展中國家政府部門近4萬名官員來華研修;向50多個國家派遣2000多名各類專家,在農業、手工藝、廣播電視、清潔能源、文化體育等領域廣泛開展技術合作,轉讓適用技術,提高受援國技術管理水平。

    在促進貿易發展上,中國積極響應世界貿易組織“促貿援助”倡議,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生産能力、給予零關稅待遇、支持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培訓經貿人才等,促進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發展。三年中,中國援建與貿易有關的大中型基礎設施項目約90個,有效改善了受援國貿易運輸條件,擴大了與其他地區的互聯互通;援建一批與貿易相關的生産性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受援國相關産業的生産能力,滿足市場需求,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到2012年底,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出口近5000個稅目商品已享受零關稅待遇。2008年以來,中國已連續五年成為最不發達國家第一大出口市場,吸收最不發達國家約23%的産品出口。

    白皮書説,在坎昆、德班以及多哈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在分享國內節能減排經驗的同時,承諾對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國家及非洲國家加大環保領域的援助投入,幫助其發展清潔能源,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三年中,中國為58個發展中國家援建了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項目64個。

中國開展區域合作機制下的對外援助

    新華社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趙超、朱紹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發表的《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白皮書指出,中國注重在區域合作層面加強與受援國的集體磋商,利用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等區域合作機制和平臺,多次宣佈一攬子援助舉措,積極回應各地區的發展需要。

    白皮書説,中國推動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發展。自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積極在論壇框架下同非洲國家開展發展合作,逐步增加對非洲援助力度,有效促進中非關係全面發展。優先促進農業發展,2010年至2012年,中國在非洲建成了14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另有8個技術示範中心進入規劃實施階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一體化發展,2010年至2012年,中國在非洲援建了86個經濟基礎設施項目;推動醫療衛生合作,目前,43支中國醫療隊分佈在42個非洲國家。中國援建了近30所醫院和30個瘧疾防治中心,提供8億元人民幣的醫療設備物資和抗瘧藥品,為非洲國家培訓醫護人員超過3000名;開展能力建設,三年中,中國在非洲國家援建了150所中小學校,培訓各類人才約4.7萬名。2012年,中國宣佈實施“非洲人才計劃”,在今後三年內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000個。當年,中國向非洲國家提供的政府獎學金名額已達6717個;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在非洲援建的105個清潔能源和供水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或交付使用。

    白皮書説,中國促進與東盟務實合作全面發展。自2003年中國與東盟宣佈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國積極在各領域與東盟國家開展合作,重點向東盟低收入國家提供經濟技術援助,支持東盟縮小內部發展差距。支持多層次區域合作,2010年至2012年,中國連續在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宣佈援助舉措,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綜合發展,2010年以來,中國不斷加大“中國-東盟糧食綜合生産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實施力度;加強能力建設,三年中,中國為東盟國家培訓官員和技術人員5000余名。

    白皮書還説,中國支持其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利用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中國-加勒比經貿合作論壇、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和上海合作組織等平臺,與相關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開展合作,幫助亞非葡語國家改善民生,加強與加勒比地區國家務實合作,支持太平洋島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 陳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