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統計局公佈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 7.4%的經濟增長率是運行在合理區間的直觀體現。李克強總理曾經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合理區間是指經濟增長率不低於7.5%左右,所謂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是正常的,都處於合理區間。” 可以看到得是,第二季度的GDP增長在7.5%,較第一季度7.4%有增長跡象。很多人對中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感到憂心,但在以結構改革來代替短期經濟刺激措施的佈局之後,同時在合理區間的概念出臺以來,我們更理由相信中國經濟正在走向可以持續的平衡化模式中。從這份經濟半年報中就可以讀出很多端倪。 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這表明國內經濟結構再得到進一步改善。這也是政府加強金融、現代化服務之後的一種良性循環。第三産業將帶動密集性和高素質的勞動就業,並能帶來教育和醫療等民生領域産業的實質性發展。這塊的數據,也是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最有質量的一部分。 最終消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用消費來帶動經濟,是一個健康經濟的最基本特徵。在發展過程中,中國在這方面曾經有所欠賬。但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産業的增長,以及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帶動了消費的實質性的推動。消費對於GDP過半的貢獻,不僅將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挖坑”,也打破外界給予中國“柯立芝繁榮”式的泡沫。 上半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義增長12.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義增長9.6%。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不僅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再深入,也是大大扭轉消費不足帶來的經濟發展窠臼。同時,執政黨所言的讓民眾共享改革成果也將得到最大化體現。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與一季度持平。作為合理區間最重要的指標,CPI的天花板是3.5%。而2.3%的結果,是我國農業連年增産,工業品總體上供大於求,糧食等物資儲備充裕,進出口調節能力較強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使然。它的低位運行,將對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給予有力的支撐。 在廣義貨幣增在14.7%和狹義貨幣增長8.9%的大數據下,我們還看到新增人民幣貸款5.74萬億元,同比多增6590億元。在控制經濟結構的過程中,中國有選擇性地控制信貸過快增長,從而實現合理化投資。同時,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0.5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6億元,這也表明民間資本正在逐步發揮自身的巨大潛力,而政府在這方面的監管也在有所加強。在政府和民間的信貸雙輪驅動下,經濟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駕護航和循環造血。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19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2.1%。在嚴管三公消費以及八項規定之後,曾經有人質疑社會消費的不足發生,而現在的數據可以表明當初的那些顧慮都是杞人憂天,“餐飲收入12989億元,同比增長10.1%,”就是最好的體現。另外,還更應該關注到,“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1375億元,同比增長48.3%。”電子商務已經具有改變商業原有模式的力量,未來對於經濟數據的貢獻也將更加豐滿。 從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來看,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依然保持良好。全國夏糧總産量13660萬噸,比上年增加475萬噸,增長3.6%。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 從途徑來看,中國經濟已然適應了合理區間內的發展模式,這也是調整經濟增速所換來的自信心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更要避免用力過猛。這樣的小步慢走的經濟方針,不僅讓中國經濟有所作為,還將給予世界經濟的注入新的活力。(呂涯)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