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整改決不允許“走過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7 09:11 來源: 經濟參考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整改決不允許“走過場”
把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計劃鉚死、砸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國務院出臺政策措施推進情況督查彙報並部署狠抓落實與整改,強調要強化責任、真抓實幹、務求實效。

    會議指出,為樹立勤政守信的良好政風、推動已出臺政策措施落實,近期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在各地區、各部門自查基礎上,對16個省(區、市)、27個部門和單位進行了督查。總的看,地方和部門推進各項政策措施取得積極進展,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督查也發現一些問題,主要是:部分政策落實環節多、進度慢,一些地方和部門重佈置輕落實,存在推諉扯皮現象;部分幹部缺乏責任意識,遇到困難“躲著走”、不作為、不擔當,懶政鬆懈,有的搞選擇性落實、象徵性執行。這既暴露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對抓落實認識有偏差、作風不紮實,也反映出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弊端。會議要求,對督查發現的問題,既要依法依規追責問責,又要列出清單,明確時限、落實責任、逐項整改,兌現承諾。需要細化配套措施的,要限期出臺;落實條件不完全具備的,要促進儘快到位;協調機制不健全的,要抓緊建立機制、明確責任人,同時加快完善相關法規制度。整改情況要限期報告國務院,決不允許“走過場”,確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

    會議強調,一要堅定不移向改革要動力。今年要繼續突出抓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把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計劃鉚死、砸實,進一步提高“含金量”。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並不得違規轉入內部審批。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出和落實更多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項目。打通政策出臺實施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有效減少中間環節,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二要在落實定向調控措施上持續發力。加快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和“三農”有關政策落實,在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儘快見到實效。加快前期工作,落實配套資金等相關條件,推進鐵路、城市基礎設施、重大水利工程等建設。做好政策配套和協調,促進外貿穩定增長,推動節能環保、信息消費、養老、健康、文化創意和設計等産業發展。加快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等建設。抓緊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三要在建立督查長效機制上用心下力。各地區、各部門要構建常態化督查機制,加強上下聯動和工作協調,建立第三方評估制度,接受社會評議和監督。對查出的問題要堅決整改;對地方遇到的困難,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服務、幫助解決。用立行立改的實際行動提升政府公信力,使各項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造福人民,併為今後發展打下更好基礎。

    多位經濟學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重在抓地方對改革政策的落實,這在當前非常關鍵。北京大學中國經濟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中國過去在長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産生了很多深層次的矛盾,而這些矛盾基本上可以從體制機制方面找到原因。這就意味著由這些矛盾引起的經濟增長放緩,已經很難再依靠總量調控加以解決,那就只有依靠改革。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穩增長政策只能在短期發揮效應,當前中國經濟存在問題多是深層次的,那就是一系列喚起了社會民眾和投資者極大熱情的改革方略尚未落實。尤其是各地、各級政府官員應該主動去創新試驗的許多改革項目並沒有推行,不少地區正常的經濟決策擱置停頓,處於無人負責的狀態。這種懈怠觀望的不作為局面對於整個經濟的發展是極其有害的。因此,當務之急是如何在整頓官員隊伍、清理腐敗的同時能夠推動各地和各級政府部門改革創新、簡政放權,形成敢於擔當、銳意進取的新局面。這是中國經濟在明年、後年以及未來若干年能否煥發活力的關鍵。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劍表示,政府過多的行政審批,影響了市場經濟的潛能和效率的發揮。減少對微觀經濟的干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一是政府不應扮演市場主體的角色。二是政府不應直接組織融資和操辦項目。三是不違法設立行政許可和市場準入。

責任編輯: 郭永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