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先進 人更要操心-岷縣災後重建防災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1 11:1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蘭州7月21日電(記者陳俊 張欽)甘肅岷縣漳縣6.6級地震一週年之際,岷縣人忙著災後重建,最擔心頭頂的藍天上突然烏雲翻滾。

    據岷縣氣象局統計,僅最近3個月來,他們就已發出23次暴雨、雷電、冰雹等氣象災害黃色、藍色預警。4月24日他們還在發出道路結冰黃色預警,時隔5天,他們就發出暴雨預警。岷縣政府決定,今年的防汛期向前後延伸1個月。

    連綿降雨不僅會耽擱重建工期,更會引發暴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受2008年“5·12”地震和2013年“7·22”地震影響,岷縣山體鬆垮,使這一暴洪、冰雹、泥石流多發地帶發生次生災害的風險進一步加大。2012年至2013年,當地先後發生3次較大暴洪泥石流災害,共造成50多人遇難、失蹤。岷縣禾馱鄉哈地哈村只有210戶村民,卻有170戶房屋因洪災、地震倒塌,一次次重建掏空了村民的家底。就在幾天前,一場雨量不大的降雨引發小型泥石流,阻斷村前公路,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岷縣縣委、政府認為,在災後重建中,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同樣十分重要。走進岷縣水務局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記者從大屏幕看到,全縣每個行政村的降雨量都會即時反饋到這裡,一旦超過提前設定的預警值,這個村的坐標上就會有紅點閃爍。預警短信隨即自動生成,發送到相應範圍的村幹部、村裏預警監測員的手機上,提示“提高警惕”或“立即組織疏散、轉移”。

    岷縣水務局局長王都説,全縣所有鄉鎮都建立了山洪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平臺,所有行政村都配備了自動雨量器、無線預警廣播站等監測預警設施。1880個自然村設立了群測群防監測預警點,有2700多名村社幹部、群眾擔任山洪地質災害預警監測信息員。目前,覆蓋縣、鄉、村、組、戶的預警預報體系初具規模。

    在禾馱鄉石門村,記者見到幾件災害預警監測“神器”。村支書石壽芳指著村委會房頂上架的4個無線大喇叭説,只要收到縣裏、鄉上的災害預警短信,專職預警監測信息員即使出門在外,也可拿起手機給喇叭“打電話”,喊村民避險。各村民小組都安裝了簡易雨量器,只要降雨量達到預警值,就會自動“嗚哇”報警。

    “神器”先進,人更要操心。37歲的哈地哈村農民包永平是村裏5名預警監測信息員之一。他已養成隨時抬頭看天、低頭看手機的習慣。他熟悉每一條村民疏散、轉移的路線,不僅負責預警,還要組織大家安全轉移。雖然沒有一分錢報酬,但他白天隨身帶著手機備用電池,晚上睡覺手機放在枕頭邊,就像一位“重要人物”24小時不關機,家裏的外墻上總是挂著一面銅鑼,屋角放著手搖報警器。前幾天,他看見頭頂已有烏雲,而自己還沒有收到預警短信,急忙給鄉政府打電話:“天陰了,短信還沒收到,是不是漏發了?”

    今年6月18日,一場暴雨襲擊岷縣地震重災區梅川鎮、禾馱鄉等6個鄉鎮,又使當地5.03萬人受災。不到1天時間,岷縣累計發出1.1萬餘條預警短信,緊急轉移1.2萬名群眾。由於預警、轉移及時,未造成人員傷亡。

    “雖然幹這份工作掙不到一分錢,我也被‘拴’在家裏沒法出門打工,但防災害是救人命的大事,多操點心值得。”包永平説。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