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生態環境是最好的公共産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2 10:2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李克強總理日前致信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年會指出,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國家現代化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努力建設一個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國。

    發展是硬道理,保護生態是底線。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意味著生態環境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生態環境屬於公共産品正在成為社會共識。如今,國家強調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既體現了執政為民的理念,又符合世界發展潮流。

    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生態環境問題愈發牽動眾人的神經。西方發達國家曾經走過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人們在享受工業文明物質成果的同時,也品嘗到了水體污染、酸雨煙塵、物種滅絕等生態惡果,教訓尤為深刻。後來,這些國家逐步意識到統籌兼顧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紛紛通過加強立法、完善政策、經濟轉型、增加投入、強化宣教等,逐漸步入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健康協調發展的正軌。

    我國決不能走西方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經濟發展老路。不可忽視的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我國人均資源擁有量不高、環境容量有限的國情日益顯現,飲水不安全、霧霾頻現、土壤污染等問題不時見諸報道,人民群眾對建設良好生態環境的呼聲和要求越來越高。

    無論是從西方國家經驗來看,還是從我國發展實際和人民要求出發,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已經十分必要。此舉不僅功在當代,而且利在韆鞦。要打造好生態環境這一公共産品,必須進一步抓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特別是要發揮好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主體作用。

    首先,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其真正視為“五位一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履行生態文明建設主體責任。特別是,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理性看待經濟發展速度,更加關注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更加注重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在制定重大發展規劃和進行重大工程建設時,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其次,保證環保方面的財政投入。應做到清償生態舊賬,不欠環境新賬。通過財政投入、稅前列支、發行債券、自願捐贈等途徑,多渠道增加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投入,強化資金績效管理,使環保資金效益最大化。

    第三,創新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要完善生態環境頂層設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細則和相關辦法,並嚴格執行落實;完善相關的財稅、金融、科技、産業、價格等政策,如完善綠色信貸、改革資源稅、鼓勵碳匯交易、適時出臺環保稅等;儘快形成反映資源稀缺性程度、市場供求關係、環境損害成本和治理修復效益的資源性産品合理定價機制;探索通過參股合作、政府採購等方式,豐富生態環境公共産品的産出方式。

    第四,加強生態保護與治理國際合作。應深入推進國際環境公約的履約,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充分引進環境保護與治理先進經驗和技術,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在強調政府主體責任的同時,仍要看到打造良好生態環境公共産品,需要全民的參與與維護。人民群眾在享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同時,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廣泛地行動起來,通過開展環境保護志願服務、倡導低碳環保生活等方式,為生態文明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全社會形成改善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和習慣,才能積聚起生態文明建設更加強大的能量。(彭竹兵 馬洪超)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