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商務部圍繞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建設、政策體系完善、重點領域促進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推動我國服務貿易快速、健康發展,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亮點和重要增長點。 服務貿易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服務貿易快速發展。2014年1-5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2376億美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服務出口941億美元,同比增長15.9%;服務進口143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預計上半年,全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將達到2850億美元左右。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快速增長。1-5月,電影音像、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利權使用費和特許費、諮詢服務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88.9%、50.8%、31.2%、27.7%和19.9%。服務貿易逆差增幅呈收窄趨勢。1-5月服務貿易逆差494.5億美元,同比增長9.4%。但由於前五個月服務出口增速近年來首次超過服務進口增速,逆差增幅呈現收窄趨勢。 二是服務貿易成為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快速擴大,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攀升,2011、2012、2013年佔比分別為10.3%、10.8%、11.5%,今年1-5月,佔比達到12.4%,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今後一段時期,服務貿易規模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將繼續快於貨物貿易,2015年將超過6600億美元,2020年將突破1.2萬億美元。 三是服務貿易已經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服務貿易對拉動就業尤其是大學生就業的貢獻十分顯著。據測算,2009-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每年分別帶動大學生就業184萬人、209萬人和211萬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僅服務外包就吸納從業人員561.9萬人,其中2/3是大學生。 多舉措促進服務貿易發展 一是完善服務貿易支持政策。將“支持服務貿易發展”作為穩定外貿增長的重要內容,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19號)中提出了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和便利化政策,並會同相關部門積極落實。推動“營改增”行業擴圍和服務出口零稅率、免稅政策的落實。指導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建設和服務出口的支持力度。起草加快服務貿易發展的指導意見,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 二是推動服務貿易重點領域發展。推動出臺《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國發[2014]13號),並牽頭細化分工落實方案,推動各項優惠政策落地,籌建對外文化貿易部際工作聯絡機制,會同中宣部、財政部等部門發佈2013-2014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並給予資金支持。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的復函》(國辦函[2013]33號),推廣蘇州工業園區放寬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條件試點政策,出臺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利用出口信貸支持企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政策,加大財政資金對服務外包發展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進服務外包産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積極落實技術出口貼息政策,推動成熟的産業化技術出口。 三是加強服務貿易促進平臺建設。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京交會),不斷提升京交會的國際化、專業化和市場化水平,來自117個國家和地區的15.3萬人次參展參會,意向簽約額818.3億美元。引導扶持上交會、文博會、軟交會、重慶高峰會、中韓技術展、中國(香港)服洽會等洽談交易會發展,初步形成以京交會為龍頭,以各專業展會為支撐的服務貿易展會格局。積極落實同印度、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簽訂的雙邊服務貿易合作協議,推動相關部門和企業開展務實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