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振蕩走勢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記者 李延霞、劉錚)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在振蕩中趨向基本平衡,預計下半年將繼續保持振蕩走勢,提醒境內市場主體適應新常態,管理好資金和匯率雙向波動的風險。 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振蕩走勢 管濤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形勢出現了較大的起伏變化。一季度,貿易和投資活動順差合計286億美元,而同期銀行結售匯順差1592億美元,顯示年初我國面臨較大的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二季度,進出口和直接投資凈流入順差合計943億美元,但銀行結售匯順差290億美元,呈現偏流出的壓力。 他認為,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增強,境內的企業外匯收支行為發生了調整,結匯意願減弱,持匯意願增強。二季度,境內外匯存款增加863億美元,比一季度多增104%。此外企業借用外匯貸款的動機減弱。二季度境內銀行的外匯貸款餘額下降23億美元,而一季度增長626億美元。 管濤表示,下半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將繼續保持振蕩走勢。國內經濟企穩、外貿進出口回暖、境內外利差情況繼續存在三方面因素會導致資金有流入壓力。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狀態,存在不確定性,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還在調整中,也有不穩定性。跨境資金流動出現有進有出的雙向波動會成為一種新常態。 管濤提醒境內的市場主體,要注意適應這種新常態,調整自己的財務管理策略,從過去的單邊思維轉為雙向思維,管理好資金和匯率雙向波動的風險。 個體債務風險需重視 針對國際清算銀行對中國外債規模的擔憂,管濤表示,對中國外債的總體判斷是宏觀債務總體安全,但個體債務風險需要重視。 他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外債風險基本可控。今年3月末,我國外債餘額8839億美元,比2008年底增長1.3倍。其中短期外債餘額是6908億美元,比2008年底增長2.1倍。短期外債佔總體外債規模的比重達到78%,超過了25%的國際警戒標準,這是國際清算銀行提示中國短期外債風險的主要原因。 管濤認為,衡量一個國家債務是否安全有很多指標,不僅是短期外債佔比,從其他指標來看,我國外債總體安全。“如短期外債餘額與外匯儲備餘額的比重,3月末是17%,而國際警戒標準是100%。債務率、負債率、償債率這些傳統債務安全指標,中國也都在警戒指標內。” 他提醒,要高度重視個體債務風險。近年來中國外債增長的重要原因是主要經濟體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全球主要貨幣利率水平偏低,人民幣匯率也是長期單邊走勢,境內企業普遍採取“負債美元化”的財務操作,積累了大量美元負債。“這類企業需要高度關注債務風險,根據實際生産經營合理進行對外債務融資,防止將來出現外匯流動性問題或者匯率方面的損失。” 審慎運用衍生産品管理匯率風險 針對應如何防範銀行企業利用外匯衍生品進行投機,管濤表示,發展外匯市場的目的是支持企業有效管理匯率風險。對於企業基於實際貿易投資活動進行的合理套期保值,要大力支持,而對於企業進行的投機交易,尤其是通過虛構交易、偽造單證的方式進行投機套利,要嚴令禁止。 對於企業如何運用外匯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管濤認為,首先企業應改變線性單邊的思維定式,從以前只管理單邊升值風險轉向全面管理雙向波動風險,通過套期保值將雙向波動的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其次企業要了解自己的交易,不參與不熟悉的交易,在交易之前要對衍生産品進行估值,並確定風險限制水平;再次企業財務部門要把衍生産品交易看作鎖定風險的工具而非賺錢的手段。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