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解讀支持電影發展八項經濟政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8 17:5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璩靜、高蕾)七部委近期聯合出臺了支持電影發展的八項經濟政策,全國電影工作座談會也隨後召開,政策的利好、國家的重視使業界為之振奮。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圍繞新政策的亮點、作用、反響等接受了採訪。

    記者:許多國家都為促進本國電影業發展制定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我國七部委聯合出臺的新政策有什麼特色?

    童剛:這次出臺的八項經濟政策既具備了各國電影政策都具有的共性,也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在中國,電影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普通商品,它更是精神産品。我們特別強調電影要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者出現矛盾時,社會效益必須放在首位。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對電影的扶持力度可能遠遠超過了一些西方國家。

    記者:1996年召開的長沙電影工作會及會後出臺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成為中國電影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次政策的出臺體現出中國電影發展的哪些階段性特點?

    童剛:數字統計上,我國已成為電影大國,電影發展正步入重要機遇期,而距離電影強國還有很大差距。面對美國電影的強力衝擊,國産電影的核心競爭力還難以佔據優勢地位,人均電影消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十分重要。當前,國家提出了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變的戰略佈局。八項經濟措施,也正是著力於電影行業與社會、與市場的各個環節,推動這項戰略性轉變。

    新政策不僅符合電影業發展階段性特徵,還針對不同層次市場發展需求進行了差異化管理和扶持。在市場發育成熟的大城市,我們主要用經濟杠桿進行調劑;在中小城市,需要把政策扶持和市場運作相結合,比如政策中提出要對縣級城市影院發展給予補貼;在農村,發展水平還未達到市場運作的要求,還需國家去扶持。

    記者:八項舉措會對電影業和市場發展發揮什麼作用?

    童剛:一是強調內容為王,鼓勵多出精品,讓真正好的作品在産業發展中“執牛耳”。新政策除了沿用原來的電影精品專項資金以外,還增加了1億元資金用於扶持重點影片,此外還從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裏安排資金資助重點影片;二是隨著政策的落實,城鄉觀眾觀影的條件將發生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對縣級城市影院的專項補貼,中西部主要由國家財政支持,東部地區地方財政也會根據國家財政相應標準實施配套;三是新政策涉及製片、發行、放映、“走出去”、網絡建設等各方面,有利於整個産業鏈完善和發展。

    最後是兩個“第一次”,第一次將金融支持電影業發展和第一次將影院建設的差別化用地寫入國家政策。這幾年電影産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關注並參與推動電影發展,此次將金融支持寫入政策,標誌著中國電影發展進入了新階段。而影院用地也一直是老大難問題,過去影院用地一直都是商業用地,未能得到更多優惠和扶持,新政策則在這方面提供了一個好的開端。

    記者:新的扶持政策的出臺在電影行業引起了怎樣的反響?

    童剛:政策發佈後,業界反響強烈,認為中國電影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政策涵蓋領域之廣、扶持力度之大,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尚屬首次,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電影事業的重視。

    為什麼説中國電影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發展思路清晰,經營性電影産業和公益性電影事業並舉,目標就是要向電影強國邁進;二是發展環境良好,良好的政策環境也為中國電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關注度;三是發展形勢良好,2003年至2013年十年間,中國電影市場規模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長率,這種勢頭還可以持續發展下去。這些都對中國電影市場發展有利,新政策就是要鼓勵電影人把握機遇、順勢而為,去迎接更好的電影年代。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