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銀行巧立名目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現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4 21:4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加重企業負擔 干擾宏觀調控
——聚焦銀行巧立名目增加企業融資成本現象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記者江國成、楊毅沉、王曉潔)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不易、成本較高的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不僅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宏觀調控效果,也帶來金融風險隱患。去年全年凈利潤高達1.42萬億元的我國商業銀行是如何亂收費的?如何遏制銀行亂收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記者4日就此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新舉措能否打破銀行涉企收費“潛規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去年10月至今年6月曾派出30個檢查組約800人對全國商業銀行收費進行檢查。檢查發現,商業銀行存在多種收費亂象,其中許多收費直接與貸款挂鉤,甚至成為業內“潛規則”。許多貸款企業反映,不繳納各種所謂的財務顧問費,就拿不到貸款。

    企業融資負擔到底因此增加了多少?調查表明,銀行業存在的亂收費現象導致一些企業貸款成本上浮15%甚至20%。

    “銀行亂收費的本質是商業銀行出於自身利益,變相收費,加重企業成本,是比較嚴重的現象。總體而言,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偏高,銀行業的利潤偏厚,金融業的利潤擠壓了産業資本的利潤,傷害了實體經濟,所以這種情況有必要糾正。”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表示。

    在收費金額上,銀行普遍依據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作為收費標準。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深圳華僑城支行于2013年6月、7月向某企業發放貸款,在發放前後向企業收取三筆財務顧問費共計270萬元;另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一筆5億元的貸款明確要求,“每年按貸款餘額的3%收取並購顧問費”,實際共收取1500萬元。

    “銀行不合理收費是價格扭曲的表現,所以發改委和銀監會進行干預非常必要。但是最終還是要靠市場機制來解決問題,要培育競爭性的市場。”徐洪才説。

    銀行亂收費干擾宏觀調控?

    7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對(銀行)直接與貸款挂鉤、沒有實質服務內容的收費,一律取消。”

    調查發現,銀行向企業收取的諮詢顧問類收費項目很多,都“有名無實”,銀行收了錢卻難以給企業提供實質服務。在各類收費中,“常年財務顧問費”“專項財務顧問費”“項目顧問費”“理財顧問費”等名目層出不窮。以這些名義向企業收取的費用少則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但收費後提供的服務大多名實不符。

    一些企業稱,上述服務主要是銀行向企業提供一些宏觀經濟動態、企業財務分析或行業形勢分析,大多內容粗糙,漏洞不少。一些材料甚至是全文從網上抄來,只字不改,沒有實質性內容,有的甚至是企業為申請貸款向銀行提供的材料。例如,某國有大行四川省分行向一家建材批發企業提供的常年財務顧問業務中,居然包括“2012年四季度電影放映行業分析報告”;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向客戶收取財務費顧問用後,提供的服務居然是組織客戶採摘楊梅。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從本質上看,銀行亂收費凸顯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競爭不充分情況下,銀行中間業務質量太低,這無異於是“亂收費”。

    專家認為,由於企業支付的融資成本相當部分以收費形式體現,導致銀行相關指標實際處於失真狀態:一方面利率水平偏低,低估了實體經濟使用資金的真實成本,另一方面中間業務指標偏高,高估商業銀行發展創新業務,分散了抵禦風險的實際水平。這種普遍存在的銀行亂收費問題,使企業融資成本不能如實體現,干擾了宏觀調控。

    如何建立遏制銀行亂收費的長效機制?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清理整頓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合理收費的要求,7月31日起,中行、農行、工行、建行相繼通過發展改革委網站披露規範涉企收費的舉措,決定從8月1日起減免包括貸款諮詢費在內的數十種不合理收費。據測算,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合計每年減輕企業負擔金額在370億元-390億元,另外浦發銀行年減費金額也在10億元左右。

    不過,記者統計發現,四大行2013年年報披露,包括財務顧問費、多種手續費在內,四大行去年的手續費及佣金收入總計高達3918億元,此次減免的部分僅佔其中約十分之一。

    徐洪才説,要建立遏制銀行亂收費的長效機制,就必須創造條件,推進利率的市場化,提高競爭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發展一批民營銀行和小微金融機構,增加行業的競爭程度;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讓企業有多樣性的融資選擇,不要只依賴銀行,“獨此一家,別無分店”是不正常的。

    他建議,要有序引導,鼓勵發展互聯網金融。這種平臺可縮短貸款的中間環節,有利於它對傳統的商業銀行施加競爭壓力;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鼓勵金融創新,不僅要資産的證券化,商業銀行本身的融資也要證券化,典型的是銀行大額可轉讓存單,本來是一個債務融資工具,已經向居民發行量,也是儲蓄替代性産品。

    徐洪才認為,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需要整個金融體系轉型升級。商業銀行要轉型,要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供多樣性的金融服務,尤其服務好小微和三農,不固守老攤子。如果金融業將來更多對國際資本和民營資本開放,這些銀行過去的好日子就難以持續。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