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魯甸抗震:如何搜救?如何保暢通?怎樣救傷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05 00:2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昆明8月4日電(記者王研、侯文坤)雲南魯甸6.5級地震,具有傷亡大、波及範圍大、震後形勢嚴峻等特點。這就使搜救工作、保證生命線暢通和傷員救治顯得尤為緊迫。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如何有效地開展上述工作?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如何搜救?

    3日地震發生後,巧家新店派出所所長胡國華率4名民警立即對轄區展開巡查,經過平地營村涼風臺村民小組時,民警們發現兩間倒塌的房屋裏傳出哭喊聲。“有人被埋!”他們迅速行動,沒有工具,就用手刨、用肩扛。一個多小時的堅持,他們硬是從廢墟中徒手刨出了5名群眾,並找人把他們送往醫院。

    巡查繼續著,民警們又遇到了一輛被落石砸壞的麵包車,車內7人有的被夾住腿,有的被夾住手……民警和聞訊而來的群眾用肩、手和頭當千斤頂,硬是把嚴重變形的麵包車頂起,救出了被困人員,還活著的5人被送往醫院。

    一個、又一個……來自公安部的信息表明,截至8月4日15時,僅消防官兵就搜救出75名被困群眾,其中32人生還。

    “災區震後形勢不容樂觀。”雲南省地震局新聞發言人李飛説,目前有兩大威脅:一是根據常規判斷發生5級左右強余震的可能性較大。二是今後幾天的降雨可能導致震後鬆散的山體發生滑坡等地質災害。此時,爭分奪秒的搜救更顯緊迫。震後已有3支省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趕往災區,包括解放軍第十四集團軍工兵團、武警雲南總隊、雲南公安消防總隊的人、車、設備及犬只,目前均已到位。雲南公安機關則已投入1.1萬餘名警力,共搜救受傷群眾1960余名、搜尋遇難群眾遺體45具。

    “搜救需要注意專業性、自身安全和硬體設備。”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災害管理處工作人員蔡文男説,災害剛發生時主要是群眾自救,但隨著時間推移,非專業人員最好不要介入,否則可能因操作不當給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搜救應當在政府統一部署下有序開展,先進的救援設備能提高救援隊伍的搜救效率。

    如何保暢通?

    “一定要儘快打通這條進入災區的生命通道,為搶救群眾生命贏取時間。”8月3日21時,雲南省省長助理、省公安廳廳長楊嘉武在龍頭山鎮説。

    當晚地震發生後30分鐘,武警交通第三支隊一大隊官兵就攜帶挖掘機、裝載機等大型應急救援裝備從昆明出發,6個多小時到達災區後連夜搶修龍頭山鎮和火德紅鎮的受損道路。截至6時已搶通道路約23公里。

    除了搶通,保通也是重要工作。昭通市昭陽區交警大隊的警員們在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中站若青松,指揮疏導著來往車輛。至4日中午,該大隊已出動警力300人次,救災物資、人員和車輛得以順利通過昭陽區。

    4日上午,前往震中的道路基本搶通,但由於救援車輛過多導致原本就狹窄的道路堵塞,只能實行交通管制。雲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啟動交通應急一級響應,對災區主幹道路和周邊重點路段實施交通管制和疏導分流,並開通綠色通道。

    微博上,雲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也發出提示:魯甸通往龍頭山鎮的昭巧線天生橋路段和沙樂線沙壩村路段多處塌方,相關部門正全力搶通。通往魯甸縣的道路已實施交通管制,其中通往重災區龍頭山鎮的昭巧線、沙樂線只允許抗震救災車輛和應急指揮車輛進入。魯甸災區禁止大型貨車、客車進入。請廣大駕駛人自覺服從交通民警指揮,不要駕車自行前往災區。

    如何搶救傷員?

    “昭通機場已有6架直升機待命,明天起主要運輸水、食品及藥品。”4日晚召開的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傳出消息,災區即將開闢“空中生命線”,投送災區傷員急需的藥品等。

    截至4日14時,魯甸地震已造成398人死亡、1801人受傷。來自雲南省衛生廳的消息表明,截至4日上午災區共救治1363人。

    地震災害發生後,雲南省衛生廳啟動應急預案,並組織協調省級各醫院和臨近地震災區的昆明市、曲靖市等地衛生部門做好接收救治傷員準備。3日,國家、省、州市、縣共投入醫療救援隊785人、車輛134臺。4日淩晨,省級6支醫療救援隊和四川醫療隊28人到達龍頭山鎮,分別向傷員無法運出的9個自然村進發;省疾控中心醫療衛生救援隊到魯甸縣指導災後防病防疫工作;省中醫院14人則在市縣兩級醫院指導傷員救治……目前,災區共有18支醫療救援隊,其中雲南省健教所、心理衛生中心等人員已經開展前期心理救援工作。

    昆明市血液中心已備1200單位血液,並備車準備隨時送往災區。昆明市血液中心新聞發言人朱祥明介紹,今天起採血點從8個增加到12個,“盡可能地採血,一定做好昭通血站的後援!”雲南省衛生廳也要求位於昆明市的各大醫院預留一定急診床位,為救治轉送的急診病人做好準備。

    正在災區工作的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烏勝平説,現階段對傷情較重的傷者必須開展專業救護,並送到有條件的醫療點救治。“地方醫護人員可通過走訪式的醫療救治,及時發現和救助傷員。”

責任編輯: 劉笑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