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 每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是一次考驗。魯甸地震應急救援,見證著新的進步。 地震後3分鐘,公安消防部隊救援力量已攜帶應急救援裝備出發。冒著山體滑坡、岩石滾落的危險,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公安消防大隊全體官兵清障開路、徒步疾行,2個小時後到達震中,成為當地最早開展救援的一支隊伍。 地震後4分鐘,遠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在辦公室處理昆山爆炸事故救援工作的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賑濟救護部部長王平收到了中國地震臺網的短信速報。他疾步走到地圖前,用熒光筆將震中地帶做上標記。“我們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收到了短信,迅速進入戰時狀態,各司其職,應急響應機制就啟動了。”王平説。 速報短信的背後是災害信息充分共享的機制。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第一時間傳來的災情,成為各種應急響應機制啟動的集結號—— 中國地震局啟動地震應急響應;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公安部啟動抗震救災應急機制;交通、衛生、軍隊……不到1小時,救災指揮系統各相關部門全部到位。 各路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從四面八方向震中匯聚。 地震發生後,雲南省第一時間啟動地震應急預案,成立抗震救災、醫療救護、查災核災、震情監測等工作組,黨委、政府相關領導和武警、公安、醫療救援隊伍等緊急趕赴災區。 地震後10分鐘,雲南省民政廳向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和曲靖市的救災物資儲備庫同時發出調撥指令,各儲備庫工作人員立即開始裝車。當晚,部分物資陸續運抵災區。 4日11時,國家減災委將國家救災應急響應等級提升至最高級別的I級,進一步支持魯甸地震災區做好救災工作。 “從魯甸地震救援行動看,應急管理體制機制越來越完善,救災更加迅速、科學。”中國地震局應急救援司副司長尹光輝説。 5日夜,中國地震局大樓燈火通明。地震系統魯甸地震現場指揮部裏,指揮人員正通過調度平臺實時了解災區一線的應急隊員所處位置、行動路線軌跡、上報的災情、地震烈度評定等信息。隊員直接將災情圖片和烈度調查情況上傳到平臺,並響應指揮部的調度指令;隊員之間也可以看到相互之間的軌跡。 “在魯甸地震災區,地震現場指揮調度平臺首次大範圍搭建使用。”中國地震局有關負責人説,從汶川地震到魯甸地震,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的科技應用有了很大提升,強化了指揮部與應急隊員之間的信息互通,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6日8時,魯甸縣成立的疾控中心指揮部,包括國家級專家、省級專家、昭通市級和縣級防疫人員、成都軍區、四川省寧南縣在內的249名防疫人員全部到位。 科技成為抗震救災的“千里眼”。截至4日15時30分,武警黃金部隊先遣救援隊的四旋翼無人機已3次起降,傳回25分鐘的災區航拍影像資料,為合理分配力量、確定救災重點、選擇救援路線、暢通指揮系統、搜救轉移受災群眾提供了高效準確的信息參考。 “消防官兵在搜尋確定被困人員時,採用生命探測儀、搜救犬等多種方法快速定位,在不同的現場環境運用不同的搜救技術手段。發現被埋壓的受傷人員不會貿然救出,而是由隨隊醫生進行專業的急救處理後,再按程序搬運、轉運傷員,醫療監督與現場急救始終貫穿救援全過程,避免了對被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大大提升了他們的生還率,降低了致殘率,體現了科學施救理念和專業化救援水平。”曾多次參加大型地震救援實戰經驗豐富的公安部消防局作戰專家説。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王天朝曾參加過多次地震等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他帶領的醫院33人先遣醫療應急隊伍已經在巧家縣震區接治100多名傷員。他認為,通過汶川、玉樹等大地震,大型應急醫療救治有了多方面變化:首先是第一時間到災區的先遣醫療隊伍組織、搭配越來越高效。第二,對傷員的救治機制愈加完善。第三,醫療設備進一步升級。如此次他帶領的醫療隊攜帶野戰手術車、移動X光機,能在手術車完成手術。第四,通過前方醫療隊伍和後方醫院無縫對接,開通綠色通道,重傷員轉診更加有效。(執筆:鄒偉、王長山;參與采寫:羅宇凡、胡浩、崔清新、楊維漢)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