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魯甸抗震救災指揮部8日舉行發佈會介紹,地震造成22.97萬人緊急轉移安置,目前受災群眾的生活初步實現了有飯吃、有水喝、有安全臨時住所。 魯甸地震災區已有18.7萬人的應急供水基本得到解決,佔需解決應急供水人數的八成,其餘4.29萬人的供水管網正在抓緊搶修中。災區道路搶險保通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8日16時,還有3條公路、共計12.2公里正在搶通,其餘路段已全線恢復通行。截至7日23時,雲南電網因災停運的電力線路已全部恢復,尚有109個低壓配變臺區正在加緊搶修;地震造成的停電用戶除臺區被淹及房屋倒塌等不具恢復意義的外,已基本全部恢復供電。金融服務方面,目前地震災區銀行網點已全部恢復營業。 中央氣象臺預計,10日至12日,魯甸地震災區及堰塞湖上遊流域將有一次強降雨過程,過程雨量累計20毫米至40毫米,局地50毫米至100毫米。氣象專家表示,強降雨將導致堰塞湖水位上漲,並加大災區山洪、滑坡、泥石流發生的危險性,需加強水情和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排險。 大災無情,人定勝天。 地震發生後的第四日,重災區巧家、會澤兩縣受災群眾洗上了熱水澡。“洗個熱水澡,心情好了不少。”會澤縣受災群眾錢啟花告訴記者。 外界大力支援,災區自力更生。目前,雲南昭通地震災區的生活條件正在逐步改善,受災群眾人盡其力,積極投身救災,各項秩序正逐步恢復。 “災難終究會遠去” 巧家縣紅石岩村肖家坡小組熊榮花在地震中失去了兒子,剛處理後事回來,全身都濕透了。帶著兩個女兒從洗澡房出來,她的心情平靜了不少:“畢竟災難已經過去了,日子還要繼續。” 8月8日中午,70歲的餘興富老人正在路邊的彩條布棚子裏哄小孫子。“你們家沒領到帳篷嗎?”記者湊上去問。“有了,在坡上面”,老人回答。地震那天,正是餘興富小孫子一週歲生日,雖然經歷大災,有小傢伙在,全家人依舊擁有快樂。餘興富家的房子震裂了,但沒有倒塌,之後,餘興富家五口人和其他五家人一起搭夥吃飯,8日才開始自己做飯吃。午飯是從屋裏搶出來的大米,菜就是地裏的南瓜和洋芋。餘興富的兒媳婦介紹,地震後,除了一頂帳篷,政府還發了一張折疊床和兩套被褥,還有四包方便麵。小孩以吃奶粉為主,附近的商店裏還能買到。 記者發現,在巧家縣,救援部隊將凈化後的山泉水裝滿了幾個充氣塑料大桶,方便群眾飲用。 條件的改善,讓群眾有了恢復生産的自信。在魯甸縣,受災較輕的地區已經開始恢復農業生産,為秋收做準備。 “有力出力,一起挺過去” 8日,香味從龍頭山騾馬口安置點飄出,“這土豆一天切100多斤沒問題。”42歲的余朝元在安置點“炊事班”裏當起了“炊事兵”。這個“炊事班”大多數是附近的村民,有和他一樣的男人,還有一些婦女。 土豆、辣椒、肉,切菜,炒菜,從上午9點開始,“炊事班”就忙活起來。這個由10多個村民組織起來的“炊事班”,承擔著騾馬口安置點近千名群眾的伙食供應。 “有力出力,大家才能一起挺過去。”雖然還住在安置點,余朝元對未來充滿了樂觀。 中午11點30分,已有孩子拿著碗筷在大鍋前咬手指。“開飯了!”一位大嗓門村民吼了一聲,村民們從各自的帳篷裏走出來,排著彎曲的隊伍,等著吃午飯。主食是大米和饅頭,菜是炒肉和炒土豆。“炊事兵”們把飯菜和碗筷一字排開,由專人負責打飯和分發碗筷,就像一條流水線。 有力出力,是眾多災區群眾的共同口號。 在龍頭山鎮灰街子安置點的物品發放處,志願者楊潔已經忙得滿頭大汗。“沒吃早飯的到這裡來領泡麵。”人瘦瘦小小的,嗓門卻不低。 每天一大早起來,晚上又忙碌到深夜,但是楊潔説:“家人都安頓好了,還有很多人需要幫助,我是本地人,更應該儘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情。” 讓老人和孩子先吃 夜幕降臨,騾馬口安置點的燈光亮起來,溫馨了整個靜寂的夜。 水泥路邊的一頂帳篷內擠著十幾個人,63歲的趙榮新説自己一家6口人,還有另外3戶,“主要是有6個孩子,要照顧好這些娃娃。” “床肯定擠不下,主要是讓小孩和老人休息好,我們哪不能睡喲?”儘管趙新榮自己已年過花甲,但他拍拍胸口説自己身體好得很,“只要老人孩子有地方睡就好”。 連日來,魯甸天氣悶熱,蚊蟲滋生較快,災區衛生防疫迫在眉睫。8日上午,暴雨過後,武警雲南總隊醫療隊及時出動3個小分隊在魯甸災區全力做好災區消毒防疫工作。 “老人家,你的病情沒有大礙,只是感冒,還有就是血壓有點高,我們給你開些藥,你要按時吃,注意休息。”在龍頭山鎮龍泉社區,武警雲南總隊醫院醫務處副主任李永光一邊細緻地診療,一邊耐心地對回族奶奶馬玉芬進行疏導。 66歲的馬玉芬兒女都在外打工,身邊只有3個孫子、孫女。地震來襲時,老人受到了驚嚇,感到胸悶難耐,以為自己的心臟病又復發了。李永光的話讓老人懸在嗓子眼的心放下了。“老人的心理較為脆弱,更容易受到驚嚇,在平時的治療檢查中,要多注意對老人的照顧和開導。”李永光説。 溫暖的情誼,匯聚成了不屈的抗震救災力量。食物不夠,老人和小孩先吃,管飽,很多人餓著肚子還互相謙讓……每每行走在災區,都被這些細節感動著。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