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8月15日電(許曉青、方佳琦)2014年適逢甲午海戰爆發120週年,15日來自海峽兩岸政治、經濟、歷史等領域的近50名專家學者匯聚上海,舉行“甲午戰爭反思暨兩岸海洋合作”學術研討會,呼籲共促兩岸海洋領域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 研討會以“反思甲午戰爭,推進兩岸合作”為主題,由上海台灣研究所、上海市台灣研究會、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等聯合主辦。 與會學者認為,近代史上,日本圖謀通過戰爭和不平等條約等攫取中國台灣,這是不爭的事實;甲午一役後,台灣被日本侵佔50年之久,最終回到祖國懷抱;120年來的歷史表明,台灣與祖國的命運始終休戚與共。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説,120年來的歷史啟發我們,兩岸同胞要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潮流中來,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一道進行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社會往來,可以擴大共同利益,增進精神紐帶的互聯互通。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認為,追溯歷史,甲午年(指1894年)之前,兩岸之局已深受國際干擾,甲午之後國際勢力更是公然介入。他説,而今進入全球化時代,兩岸關係發展仍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應審時度勢,方能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建議,當下海峽兩岸應首先加強海洋理論研究的合作,從海權理論、海洋區域治理及國際海洋法等角度,剖析兩岸面臨的海洋問題的獨特性,進而推動兩岸海洋理論的創新,促進兩岸多領域互動交流。 與會者還就“兩岸海洋合作的進程與挑戰”和“兩岸海洋合作的路徑與前景”等各抒己見。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