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過去一個多月以來,面對持續多日、影響華北、東北、華東、西北10余個省區的旱情,多個省份因地制宜抗旱保秋糧,取得明顯成效。 東北成為當前抗旱主戰場 8月份以來,我國秋糧主産區之一的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明顯減少,有些地區降水量較往年減少七成,內蒙古、吉林、遼寧三省(區)受旱面積已達3400多萬畝,重旱面積已達1500多萬畝,旱情形勢十分嚴峻。 14日上午,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協調內蒙古、黑龍江2架飛機,與吉林省1架飛機進行聯合人工增雨作業,同時地面人影部門發射增雨火箭、增雨炮彈,地空立體作業利用空中雲水資源,以促進旱情緩解。吉林省還要求繼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開動各種抗旱設備,增加抗旱水源,擴大灌溉面積。 朝陽市是遼寧旱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全市受旱面積307.95萬畝。15日,在喀左縣臥虎溝鄉四家子村白廟子組,村民們三五成群地守在村頭一口老井前,幾根細長的水管從井裏探出頭來,綿延數裏,伸進路對面的莊稼地裏。“這是一口老井,很多年了,今年重新往下挖,能多抽出點水來。”68歲的村民肖國興告訴記者。 離村民們不遠處,機器轟鳴,鑽井隊正在打一口新井。幾名電力工人在路邊的電桿上作業。“最近天旱,打井、抽水耗電量增大,變壓器超負荷運行,常出故障。”喀左供電公司甘招供電所所長董培剛説,他們成立了一個11人的抗旱小組,負責3個鄉鎮的變壓器調容更換和電力維修。電力、鑽井各路工人的幫助讓村民們有了新的期待,新井打好後,可以澆灌周圍上百畝耕地。 遼寧近年來興建的550萬畝節水滴灌區農作物長勢較好,成為枯黃的旱區中一片“綠洲”。14日,記者在重旱區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陳杖子村看到,村裏3000多畝玉米地一片蔥蘢,長勢喜人。村委會主任劉明志説,雖然今年大旱,但因有滴灌設備,全村的收成有了保障。往年普通地塊平均畝産650公斤-700公斤,搞滴灌後,水源充足,植株更密集,産量也會增加,預計平均畝産可達850公斤。 河南、河北等地多措並舉抗擊旱魔 近日,河南大部地區出現陣雨天氣,使全省旱情基本解除。 過去一個多月,“中原糧倉”河南受長期降水不足、持續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全省受旱面積一度高達2706萬畝。為應對旱情,河南曾啟動抗旱三級應急響應。在地表水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河南充分利用地下水和黃河水進行灌溉,高峰時每天出動勞力100多萬人。 持續乾旱使河北省26個縣(市)農作物受災。在抗旱過程中,河北滄州市利用溝渠、坑塘、水庫存蓄的地表水抗旱澆地,想方設法向上游水庫引調水,獻縣通過王快水庫引水2000萬立方米,有效緩解當地旱情。 河北省還通過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抗旱。4日,張家口、承德、秦皇島、保定、滄州、邢臺、邯鄲等地共開展火箭增雨作業82點次,發射火箭彈331枚。全省共降水約43億立方米,有利於緩解部分地區旱情。 今年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部分墾區遭遇60年來罕見旱情。據新疆兵團水利局統計,新疆兵團多達441萬畝農作物、598萬畝草場不同程度因旱受災。 新疆兵團水利局、兵團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加強水庫用水科學調度,嚴控水庫放水指標,並採取排渠水、水庫水、地下水及河道水混用的措施,盡可能多引水、多蓄水。對旱情嚴重的地區加強水資源管理,統籌生産生活用水,優先保證人畜用水,嚴格控制灌溉定額,充分發揮高效節水灌溉實施的作用。 防範夏秋連旱科學抗旱保糧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13日主持召開的國家防總會商會預計8月中下旬,我國東北南部、華北北部、黃淮、江淮降水仍然偏少,局地偏少三成以上,旱情可能持續發展,不排除發生夏秋連旱的可能性。他要求各地立足於抗大旱、抗長旱,組織指導旱區進一步加強抗旱工作,努力奪取今年秋糧豐收。 對於持續發展的東北旱情,農業部要求東北把抗旱保秋糧作為當前農業生産的首要任務,努力擴大澆灌面積。大力推進科學抗旱、抓好病蟲防控、及早防範早霜危害。 為擴大澆灌面積,農業部要求東北地區做好機具調配、電力調度、物資調運,支持受旱地區開展抗旱工作;調度好江河、水庫的水源,增加地表水源,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開發空中雨水資源。 河南省提出分類開展田間管理,確保不旱地區多增産、輕旱地區不減産、重旱地區少減産,努力實現以豐補歉。 河南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説:“目前秋糧整體長勢好于預期,通過分類抗旱,田間科學管理,基本上能實現以增補減,確保全年糧食增而不減是有基礎、有希望的。” 為進一步搞好技術指導服務,河南省要求1.3萬名技術人員持續進村入戶,強化宣傳引導,加強技術指導,並配合基層組織做好抗旱幫扶工作。河南還派出16個省級秋糧專家指導組深入一線,掌握病蟲情和旱情發展趨勢,發現問題及時反饋。 吉林省要求繼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同時,開動各種抗旱設備,增加抗旱水源,擴大灌溉面積;把增打抗旱井相關補貼政策落到實處,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記者江國成、孫仁斌、齊海山、宋曉東、李鵬、郭雅茹)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