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重建如何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1 14:05 來源: 中青在線
【字體: 打印本頁

8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將聽取雲南魯甸地震抗震救災最新情況彙報、研究安排恢復重建等工作作為首項議題。會議一開始,李克強總理就提議,為雲南魯甸地震遇難者默哀。他強調,目前抗震救災已由應急轉入常態,災區的救災、過渡安置和災後重建要做到“無縫銜接”。“災後重建要經得起歷史檢驗。”

  目前,雲南魯甸6.5級地震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617人。對逝者的傷懷依然縈繞心頭,而災後重建工作也已然展開。讓“災後重建經得起歷史檢驗”,彰顯了中央政府高度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災後重建要經得起歷史檢驗,就是要對人民的生命安全財産負責任,要對社會發展負責任、對歷史負責任。

  而要負得起責任,靠的不只是歷史感、責任感、使命感,更要依靠科學的制度與安排,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自然災害的機制。

  我國是一個災難多發的國家,客觀地講,地震、泥石流、颱風以及洪澇等自然災害,每年都在不同地區發生。僅以造成重大傷亡的地震為例,就有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樹地震、2013年的蘆山地震以及今年的魯甸地震。因此,救災絕不只是應一時急需,而是必須有長遠的考慮,須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災難救援機制。救災中,部隊官兵、政府部門以及民間救援力量如何協調、配合,保證黃金救援期的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明確分工,進行制度化的流程設計。

  去年蘆山地震期間,大量民間力量馳援,加劇了交通阻塞,影響了救援效率。今年魯甸地震,吸取以往的教訓,各界救援力量相當理性。救災總體上體現了“科學高效、有序有力”,值得總結經驗。

  而救災與災後重建要實現無縫對接,更是需要協調與規範,需要科學地規劃。這個規劃不只要考慮人的因素,還要考慮自然生態的因素,環境保護的因素。魯甸地震的震中一帶,自然條件惡劣,震後滑坡等次生災害頻發,加劇了人員傷亡,也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難度。

  為此,災後重建就要全面考察當地的自然條件,在對地質等情況進行科學研判的基礎上,進行選址工作,規劃必須有前瞻性。魯甸地震“小震級、大傷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農村建築抗震能力弱。雖然國家早已出臺過建築抗震設計的規範標準,但現實的情況是,邊遠貧困山區的農村住宅大多處於“地震不設防”狀態,以至於一遇災害就可能發生重大人員傷亡。

  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上,發改委提出了“對西部地震活躍區農村新建住房執行強制性設防標準,同時對老舊房屋按標準進行加固並給予適當補助,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防震減災水平”的建議,李克強予以肯定。他説,魯甸災區地質條件惡劣,地震、地質災害頻發,災後重建既要大力推進民房重建加固,又要認真研究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地質災害隱患處置,更要科學評估當地的地質承載能力,考慮適當減載等多種可能的方案。

  救災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災後重建更是投入巨大。據統計,汶川大地震後,當地完成災後重建需要近1萬億元的投資。一方面,地震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一方面,資金有限。必須想方設法把錢用在刀刃上。為此必須強化制度的約束,強化監督,突出審計的作用,保證救災資金的使用高效透明,經得起檢驗。(記者 潘圓)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