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凈水送北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探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4 08:34 來源: 北京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進入倒計時階段。今秋,來自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通過總長1277公里的輸水管線,經河南、河北,分別流入北京和天津。長距離輸水,對水質的要求更高。在位於水庫邊的胡家嶺監測站,“進京水”出庫的第一站,每天分時段監測的水質數據通過這裡直接上傳至環保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通過長期監測數據顯示,丹江口水庫的水質一直保持1類至2類的標準。高標準的水質背後,污染水源的産業要淘汰、專業的漁民要安置、城市生活污水要提高治理水平。近日,記者赴湖北省十堰市,見證了為保南水進京,庫區百姓和屬地政府做出的努力。行船庫區內,喝一捧江水,不禁感到透心兒的甜。

    為保水源,收起養殖網箱

    丹江口水庫水質好,盛産翹嘴白、鳙魚等魚類。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漁民一直用網箱養魚。但為了保護水源,如今要放棄了。

    魚糞、多餘的飼料、為防止魚生病而使用的各種魚藥都會對養殖水體造成污染。十堰市市長張維國告訴記者,今年5月,該市啟動了庫區網箱的清理工作,給每個竹架、鋼架都確定了補償政策。預計本月30日前完成丹江口庫區、大壩水域和武當山水域的網箱清理工作,明年則要完成剩餘部分的清理。

    在均縣鎮水域附近一個網箱群邊停泊的小船,曾是“原漁民”周碩的家。周碩家有不到200個養殖網箱,年收入能穩定在20萬元以上。像她這樣的“原漁民”,村裏還有很多。均縣鎮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重鎮,隨著南水北調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的推進,均縣鎮全鎮將淹沒版圖面積22平方公里,原有集鎮所在地在庫區水位上升後將成為一座孤島,因此該地村民整體搬遷至5公里外的核桃園村。

    利用這個契機,丹江口市結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規劃和十堰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要求,高標準規劃建設均縣鎮新集鎮。集鎮整體建築將延續古均州建築風格,融合歷史、文化、人文、生態為一體,打造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現代休閒旅遊名鎮。

    周碩早已搬進了新家,在二層小樓裏,她告訴記者:“雖然不知道今後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但我覺得會比以前更好。”

    多方發力,攻堅污水治理

    人口330萬、有著汽車城之稱的十堰市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人口、工業的背後,是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的排污問題。污水治理成為保南水北調水質的另一個重要任務。

    “清水進京,污水治理要提高到最高標準。”張維國告訴記者,今年4月,該市與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8年的合作協議,託管當地的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北京排水集團也承擔了該市泗河、犟河兩條入庫支流的垃圾滲濾液治理等治污任務。

    “京籍”污水處理廠帶來哪些變化?記者跟隨神定河污水處理廠廠長張群偉來到了廠區第一道關的污水泵站。“現在污水進廠後,處理全程就採取了碧水源的高標準處理方式,最終能達到污水處理的一級B標準,今後將達到一級A的最高標準。”張群偉帶著記者穿過若干個水池,池中的污水由渾濁逐漸還清,異味也逐漸遞減。他告訴記者,這裡的“秘密武器”便是A/O處理工藝和MBR膜處理技術。通過這些技術的使用,目前該廠具備每天處理16.5萬噸污水的能力,更大規模的改造還在進行中。

    緊盯水質,全天定時監測

    伴隨著抽水泵的響聲,丹江口水庫水面以下五米的水就流入了監測站的儀器內。緊鄰丹江口水庫大壩的一間小白樓,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網丹江口水庫胡家嶺監測站,緊緊“盯著”身下的水庫。每4個小時,監測站就會自動抽取水樣進行檢測。

    胡家嶺監測站于2002年投入使用,可以監測包括PH值、濁度、氨氮、總氮總磷、溶解氧等10項指標。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投用,該站將肩負起南水出庫前的第一道監測關口的任務。

    8月8日下午5時,記者跟隨監測站負責人柳根來到了工作室內。“這裡的監測設備都是自動運行的,每天抽取6次水質進行自動化驗並上傳結果到環保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我負責查看水質情況,一旦出現異常馬上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為了加強水質監測的力度,丹江口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每個月還會有9次的流動採集水樣監測,即對庫區不同位置的水質進行監測。

    丹江口水庫素有“亞洲天池”之美譽。今秋,南水將自天池出,滋養沿途20多座大中城市。在水源地的丹江口,保水源、治污水、測水質,每一滴南水,都得到了層層保護。  (記者 李祥)

責任編輯: 姜晨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