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上的雄鷹——寫在全面對口援藏20週年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4 18:5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拉薩8月24日電(記者 車玉明、楊步月、何雨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雄鷹搏擊藍天、淩風翱翔;即使折斷翅膀,也在所不惜,堅守自己最初的方向。

    在這片號稱世界屋脊的土地上,同樣有一群來自內地的人,20年間前赴後繼,不顧高寒、缺氧、低壓、強輻射對生命的威脅,同當地幹部群眾一道,為西藏的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而不懈奮鬥。

    他們,是世界屋脊上的雄鷹。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感天動地的壯舉、民族大家庭中和諧共進的樂章。近6000名援藏幹部前赴後繼,用自己的忠誠、奉獻和擔當,播撒黨中央、國務院對西藏的關懷

    2014年7月,49歲的蔡家華在西藏工作已進入第二個任期、第四個年頭了。

    來之前,他是廣東東莞一名優秀鎮長;在西藏,他先後擔任林芝地區林芝縣委書記、林芝地委副書記等職務。

    訪民生、作規劃、抓建設、保穩定——在沿海發達地區豐富的從政經驗,使得他即使在閉塞落後的西藏也能如魚得水,幹得風生水起。

    當地群眾説,蔡書記是中央派來幫助我們幹實事的,我們信任他。

    服從中央安排,為了國家利益——像蔡家華一樣,過去20年間,4496名幹部和1466名專業技術人員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毅然離開父母家人,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西藏。

    在這裡,他們忍受著高寒缺氧對生命的侵蝕,忍受著孤獨和對家人無盡的思念,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默默地奉獻著青春甚至生命。孔繁森、張宇、陳剛毅、周廣智等是他們的傑出代表。

    他們中的12名勇士,永遠長眠在雪域高原。

    幹部人才是時代的精英,是國家的財富。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一段感天動地的壯舉。

    這是民族大家庭中一曲和諧共進的樂章。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開展對口援藏,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西藏工作、著眼于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17個省市、17家中央骨幹企業、66個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支援西藏全部74個縣以及直屬部門——20年間,援藏工作方針政策和體制機制日臻完善。

    公路、鐵路、橋梁,農居、醫院、學校……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一筆筆資金投入到西藏,一個個項目建設在西藏,一批批人才奉獻在西藏,雪域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如果將對口援藏20年放在歷史的坐標中看,不難發現,這20年恰恰是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與內地交往合作最為活躍的時期。

    這是不斷實現“零突破”的20年。7615個援藏項目、260億元援藏資金,讓天塹變通途的奇跡不斷上演。西藏藏藥廠、5100礦泉水等一批特色企業快速成長,為西藏發展夯實了根基。

    這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20年。鄉鄉通寬帶、村村通電話基本實現,讓雪域高原與世界只有一個鼠標點擊的距離;孕産婦和新生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從幼兒園到高中實現15年免費教育……

    這是民族團結最牢固的20年。高山牧場、田間地頭,援藏幹部和當地幹部一起駐村進寺,訪貧問苦、認親交友,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鄉村、寺廟,到處可見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20年曆史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對口支援西藏的重大決策,是我們黨西藏工作方略的豐富和發展,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改變西藏貧窮落後面貌的戰略舉措,是各民族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實踐。

    這是兄弟般的情意、家庭般的關愛,全國各界人士和援藏幹部一起對西藏伸出援手,溫暖雪域高原,托起了西藏人民和諧穩定、繁榮發展的夢想

    海拔4200多米的日喀則地區白朗縣,過去只能種蘿蔔、土豆,而現在,鮮艷的西紅柿挂滿枝頭,水靈靈的草莓散發出誘人的甜香,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跡。

    52歲的農技員張繼明就是創造奇跡的人。2000年,應山東援藏隊領隊之邀,他作為蔬菜專家和老伴一起從老家濟南來到這裡,引種和推廣溫室大棚蔬菜。

    這一來,就是14年。他不是援藏幹部,但他卻是待得最久的“準援藏幹部”。

    他説,什麼高原反應、收入不高他都能忍受,29歲的兒子不管他叫爸,這是最難忍受的。

    14年中,白朗縣的溫室大棚從零發展到5367個,黃瓜、青椒、南瓜、萵苣、西瓜、櫻桃……116個果蔬品種相繼引種成功。

    全國蔬菜看壽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今天,白朗農牧民年人均收入每100元中有20元來自果蔬。

    “俺把全部手藝傳授給父老鄉親,回去才能無牽無挂。”張繼明説。

    關愛,奉獻——憨厚的老張胸中有著對藏族同胞兄弟般的情懷。

    兄弟般的情懷,是援藏人員心中熱熱的一盞明燈。

    兄弟般的情懷,是援藏人員舍小我成大愛的不竭源泉。

    兄弟般的情懷,是援藏人員感召全社會都來援藏的精神火炬。

    2010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副巡視員劉波來到拉薩擔任自治區法制辦副主任,今年已進入第五個年頭。

    援藏4年來,她的父母、丈夫、兒子只在2011年夏集體來探親一次。由於頭痛、胸悶等高原反應太大,家人只待了一週,劉波就急著將他們送走。

    2013年底,在留任第七批後不久,她得知父親被診斷為癌症晚期的噩耗,這無異於晴空霹靂。

    白天,她微笑著出現在辦公室;夜裏,她把自己蒙在被子裏痛哭失聲。

    家人非常通情達理。每次通電話,父親都説自己狀態很好,不用擔心;母親叮囑她多吃點好的,注意休息;上初中的兒子告訴她成績不錯,還讀了許多課外書……

    幾年心血,換來初步成果。

    她牽頭起草的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為西藏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辦法,為基層民主建設提供了依據;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辦法,有助於保護藏民族歷史文化瑰寶……

    每一個援藏幹部的背後,總有一個無私奉獻的家庭。

    每一個援藏幹部的身後,都有一個強力支撐的團隊。

    中國電信集團40萬員工連續12年捐款,每年為對口支援的昌都地區邊壩縣提供200噸大米,使當地多發的大骨節病患者減少56%。

    上海市專門成立了“援藏親友團”——對口支援與合作交流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牽頭、56個成員單位組成,定期協調解決援藏工作問題。

    經江蘇援藏人員牽線搭橋,南京市民捐款105萬元援建了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希望小學。江蘇企業家、普通市民群眾經常捐款捐物,資助貧困家庭孩子完成學業。

    “醇香的美酒,吉祥的祝福,歡樂的讚歌,潔白的哈達,獻給你尊敬的援藏大哥,祝願你吉祥如意,扎西德勒咻……”不知道誰寫的一曲《援藏大哥》,唱出了高原人民的感激和情意。

    這是共同的家園、共同的夢想,援藏幹部和當地幹部群眾攜手共進,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主義新西藏將更加壯美富饒

    在高原快走幾步,內地來的人會大口喘粗氣。細心的援藏幹部發現,當地人也一樣會喘。

    其實,高原缺氧,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援藏幹部經常説,我們還可以定期輪換,而當地幹部是無法輪換的,他們的付出遠比我們大,是更值得尊敬的人。

    吃糌粑,喝酥油茶,裹著大衣躺在一張床上商量事情——在中國石油援藏幹部、那曲地區雙湖縣委副書記陳軒的印象中,他和縣長羅布松拉既是工作搭檔,更是好兄弟。

    海拔5200米的雙湖,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建制縣,長冬無夏,少電缺水,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平原的三分之一,自然災害頻發。西藏人戲稱,在這裡工作,“躺著都是奉獻”。

    2012年5月,陳軒和羅布松拉來到措折羅瑪鎮一村調研。轉了一圈,他們發現,全村78戶牧民分散在十幾公里的範圍內,不僅架設自來水管網、電網成本極高,就連學校、醫院的建設選址都很難。

    2013年4月,雙湖縣正式成立。陳軒和羅布松拉是見證者,也是雙湖發展藍圖的規劃者、建設者。

    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明確要求,努力實現西藏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面穩定,到2020年西藏要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中央的指示,為對口援藏下一步工作明確了方向。

    昔日沙礫遍地、風吹沙走,今日綠樹成行、一片生機——海拔4000米的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境內,雅魯藏布江北岸一片灘塗的變化,令人讚嘆不已。

    在這片被稱為“生態示範區”的地方,山東援藏幹部和當地幹部群眾共同種下的紅柳、榆樹等苗木長勢良好,孕育著希望。

    當地人説,三五年後,這裡有望變成萬畝林海,成為日喀則乃至西藏的一處大“氧吧”。

    青藏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亞洲水塔”和“氣候調節器”。世界屋脊的生態環境只能保護得更好,這是援藏幹部和當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心願。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入藏,為西藏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至今仍被藏族群眾尊為“白度母(女菩薩)”化身,成為漢藏一家親的歷史見證。

    今天,援藏幹部與當地幹部群眾密切合作,共同為建設一個穩定、繁榮的新西藏而奮鬥,漢藏一家親的傳奇正在續寫。

    援藏,是為了變“輸血”為“造血”,加速提升西藏自我發展能力已成當務之急。

    在工布江達縣,福建援藏幹部正在開展一項系統的“造血工程”——

    他們瞄準了最貧困的農戶,一對一地挂鉤幫扶,讓他們儘快掌握技能,脫貧致富;

    他們瞄準了村鎮幹部,組織從未離開大山的人們登上飛機,到內地城市感受現代文明的脈搏;

    他們瞄準了特色農牧業和旅遊業,藏香豬養殖加工逐步發展,具有獨特藏文化傳統的旅遊業開始起步……

    當前與長遠相結合、項目建設與改善民生相結合、單向援助與互利合作相結合,今天對口援藏的領域在拓寬,內涵在豐富,質量在提升。

    巍巍聳立的喜馬拉雅山,見證了西藏過去20年的跨越式發展。

    奔流不息的雅魯藏布江,訴説著民族團結和諧並進的動人詩篇。

    在這片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夢想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一個美麗、和諧、充滿希望的社會主義新西藏將更加壯美與富饒!

責任編輯: 肖磊濤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