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第二批國家知識産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集中授牌活動在京舉行,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管理司及部分省局相關負責人、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等14個示範縣(區)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管理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提升縣域經濟發展結構和水平,就必須做好縣域知識産權工作,必須充分發揮知識産權制度在縣域産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積極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縣域作為我國行政政區的基本構成單元,其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直接關係到“十二五”規劃目標的實現、關係到我國經濟整體發展形勢、關係到我國社會科學發展和長治久安。 本次集中授牌活動結合2014年度國家知識産權強縣工程縣處級領導幹部培訓班的舉行,在精簡儀式的同時,更加注重工作實效,著眼于示範縣(區)今後工作的開展,旨在進一步推動縣域知識産權工作的深化發展,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有效實現知識産權制度支撐縣域經濟創新驅動發展和加快縣域小康社會建設。 據悉,國家知識産權強縣工程是國家知識産權局為推動縣域知識産權工作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自2008年啟動以來,在國家知識産權局、省級知識産權局和各有關縣域的共同努力下,先後有310多個縣(市、區)開展強縣工程工作,通過全面構架知識産權政策體系、健全知識産權工作體制機制、加大知識産權工作投入力度,縣域社會創新活力顯著增強,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得到了強化,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4個重點環節切實得到加強,縣域知識産權工作對縣域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