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記者 吳晶、劉奕湛)新學期開學,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受教育者就近入學成為教育督導監查工作的重點內容。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障免試就近入學是義務教育法賦予每個孩子的權利,更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可推卸的職責。 王定華指出,今年是教育部深化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改革的重要一年,各地在堅持免試入學、劃片入學、電腦派位、“陽光”招生等方面不斷探索,取得比較顯著的成效。比如,北京取消了廣為詬病的“共建生”招生方式,通過網上信息採集使用統一的小學和初中入學服務系統,實現了學生入學途徑和方式的全程監控、有據可查。浙江、河北、大連等一些地方也通過教育集團、“名校”帶弱校等形式,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緩解家長和學生的擇校焦慮。 “在看到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堅決防止‘擇校’死灰復燃。”王定華強調,要建立一套較為完備的、行之有效的招生管理機制,構建動態實時監督網絡,實現監督對象和監督過程的全覆蓋。還要加強督導監督機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追查到底、逐級問責、一票否決。同時,還要深入推進均衡發展,做大優質資源“蛋糕”,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好學。 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以及與之伴生的減負一直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老大難”。今年初,教育部對以“北上廣”為代表的19個重點大城市發出遏止“擇校”的最後通牒:2015年,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 然而,教育部在今年7月底公佈了對河北、山西、遼寧、吉林、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陜西共十個省份義務教育學校規範辦學行為情況的督查巡視結果:一些學校仍然存在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沒有劃片就近入學、對考試成績進行排名並張榜公佈等辦學不規範問題。 “我們正在著力建立更加完善具體的方案,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王定華説,今年8月6日,教育部又發佈《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試行)》,強調義務教育學校要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不舉辦任何形式的入學或升學考試,不以各類競賽、考級、獎勵證書作為學生入學或升學的依據。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